时间: 2025-05-21 01:2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1:21:40
香篆氤氲帘影内,兰缸正作重台。双心合作一心开。芙蓉无种,春自火中来。光暗不将银箸剔,贪他再结仙胎。殷勤拾取落花煤。油污玉指,小印定瓷杯。
香烟缭绕在帘幕之内,兰花的花瓶正做成重重的台子。两颗心齐心协力共同绽放。虽然芙蓉没有种子,但春天却是从火中自然到来的。光明与黑暗不再用银箸挑拣,贪图再结仙子的胎儿。殷勤地捡起落下的花瓣煤灰。油污了洁白的手指,小印在瓷杯上留下了印记。
在古代诗词中,花灯常常用来象征团圆和美好。诗中提到的“芙蓉无种,春自火中来”暗示了自然的生生不息和生命的重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春天的期盼。
作者介绍:屈大均(1565年-1645年),明代诗人,字子云,号澹庵,福建人。屈大均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人,擅长诗词、散文和书法。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花灯景象,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真情感的追求。
《临江仙 花灯》是一首描绘花灯盛景的词作,诗人在流光溢彩的灯光下,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春天的期盼。开头描写了香烟在帘影内的氤氲,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兰缸正作重台”形象地展现了花灯的美丽和繁盛,展示了一种和谐的心灵合作。
“芙蓉无种,春自火中来”一句,既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希望,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并不依赖于外在条件,而是源于内心的渴望和努力。随后,诗人描绘了光暗交替的场景,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最后一句“油污玉指,小印定瓷杯”则是一种生活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关注以及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整首词流畅自然,情感真挚,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生命的坚韧与希望,反映了诗人对春天与爱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缸”是指什么?
a) 兰花的容器
b) 水缸
c) 香炉
“光暗不将银箸剔”中的“银箸”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
b) 生活的琐碎
c) 光与影的交替
该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生命的无奈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自然的冷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