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04:32
咏白海棠
作者: 曹雪芹 〔清代〕
秋容浅淡映重门,
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
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
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
清砧怨笛送黄昏。
这首诗描绘了白海棠的秋天景象,意境深远。诗的开头,秋天的容颜在重重门扉上显得清淡,七片花瓣像雪一样满溢在盆中。接着,诗人用“出浴太真”形容白海棠的清新和冰冷,仿佛是王嫱出浴后的那一抹光影,捧心的部分则比作西施的美丽。随后,晓风带不走心中的愁绪,宿雨留下的泪痕更添伤感。最后,诗人独自倚靠着画栏,仿佛与海棠有着心灵的交流,这时的清砧声和怨笛声则伴随黄昏而来,增添了几分惆怅。
曹雪芹(1715-1763),清代著名小说家、诗人,以其长篇小说《红楼梦》闻名于世。他生于官宦之家,经历了家道中落的悲剧,深知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复杂,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咏白海棠》写于曹雪芹的晚年,正值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海棠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美丽和哀愁,诗中通过描绘海棠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咏白海棠》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白海棠花的美丽和秋天的清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孤独的情感。诗的开头,白海棠的花瓣如雪般洁白,瞬间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人以“秋容浅淡映重门”引入,展现了秋季的清冷与凄美,勾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则通过历史典故,赋予白海棠更深的文化底蕴。太真与西子的形象不仅展现了花的美丽,也暗示着诗人对逝去美好的追忆和渴望。诗中“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两句,更是将诗人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表达了在美丽外表下的忧愁与思绪。
最后两句“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独自倚靠在栏杆上,似乎在与海棠花进行心灵的对话,清砧声和怨笛声伴随黄昏而来,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音乐感。这首诗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更在情感表达上细腻入微,展现了曹雪芹作为诗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的追求与珍视,同时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独,突显了曹雪芹在美与哀愁之间的细腻感受。
白海棠的七片花瓣象征什么?
A. 哀愁
B. 美丽
C. 秋天
D. 所有以上
“清砧怨笛送黄昏”中的“清砧”指的是什么?
A. 清脆的声音
B. 砧板
C. 砧木
D. 锤子
“晓风不散愁千点”中“愁”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高兴
B. 忧伤
C. 愤怒
D. 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