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0:12: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0:12:36
丑奴儿 其三 叠韵二闺
作者: 夏言 〔明代〕
玉堂何用栽红药,秾萼娉婷。那似人清。搅乱梅花梦不成。自有看花人道好,爱听流莺。醉眼偏醒。掉臂花前挟弹行。
这座华丽的厅堂里种植红色的花朵有什么用?那些花儿娇艳欲滴,怎能比得上人的清丽?打乱了梅花的美梦难以成真。自有欣赏花的人觉得它好,喜欢听那黄莺鸣唱。醉眼半醒,放下花前的玩物,去追逐音乐的旋律。
作者介绍:
夏言(1482年-1548年),字子亨,号石泉,明代诗人,文学家,曾任官职。他的诗风清新,作品多涉及山水田园、花鸟虫鱼等,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花卉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丑奴儿 其三 叠韵二闺》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抒情诗。诗人在优美的语言中,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对人情和自然的深刻感悟。诗的开头以“玉堂何用栽红药”引入,质疑华丽的装饰与真实的情感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内心对外在物质的反思。接着,诗人将花与人相比较,强调人的魅力和精神内涵远胜于花朵的美丽。
诗中还提到“搅乱梅花梦不成”,透出一种失落和无奈,那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接下来的“自有看花人道好,爱听流莺”,则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虽然花有其美,但真正懂得欣赏的,仍是那些心中有情的人。
最后两句“醉眼偏醒,掉臂花前挟弹行”将情感推向高潮,醉眼半醒的状态中,诗人似乎在追逐一种更高层次的美,放下眼前的花,投身于音乐的韵律之中,表达出一种对自由与艺术的向往。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更深刻地反映了人内心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花的描绘和对人情的反思,表达了对真实生活与精神追求的向往,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玉堂与红药象征着表面的华丽,而梅花则代表理想与坚韧,流莺则传达出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存在。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红药”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药材
B. 一种红色的花
C. 一种饮料
诗中的“流莺”象征什么?
A. 自由
B. 动听的歌声
C. 春天
“醉眼偏醒”体现了诗人的什么状态?
A. 清醒
B. 迷茫
C. 半醒半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夏言与李清照的诗作都涉及对自然美的描绘,但夏言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李清照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内心的细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