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19: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19:36
采桑子 晓醒
鸡声喔喔天将晓,晓色朦胧。不辨帘栊。
隔帐梅花一剪风。清宵数尽沉沉漏,小梦才浓。
鹦鹉雕笼。几度催妆睡起慵。
清晨的鸡鸣声响起,天色渐渐亮起,朦胧的光线让人无法辨认窗帘的形状。
帐内的梅花在微风中摇曳。夜深人静,时光在悄然流逝,我的小梦才刚刚开始。
鹦鹉关在笼中,几次催促着我起床,却因懒惰而迟迟不愿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郑元昭,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情冷暖。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作者生活的平静时期,反映了他对生活细腻观察的态度,以及对晨起时光流逝的感慨。
《采桑子 晓醒》通过清晨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开头的“鸡声喔喔天将晓”,不仅描绘了清晨的到来,也传达出一种生活的气息,仿佛我们能听到那声声鸡鸣。接着,诗人用“晓色朦胧”形容晨光的微弱,进一步增强了那种清晨初醒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丝梦幻般的宁静。
诗中“隔帐梅花一剪风”,不仅描绘了梅花的形象,更通过梅花在风中摇曳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孤独而高洁的情感。梅花的淡雅与诗人内心的情愫相映成趣,表现出清晨的清新与诗人的心境交融。
“清宵数尽沉沉漏”,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沉重的钟声仿佛在催促人们起床,而“小梦才浓”则暗示着美好梦境的短暂与易逝。最后的“几度催妆睡起慵”,展现了人们对懒惰的依赖,反映出生活中的一种无奈与惆怅。
整首诗在清晨的意象下,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虽然生活平淡,却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清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声”象征了什么?
A. 夜晚的寂静
B. 清晨的到来
C. 梦境的美好
D. 懒惰的生活
“隔帐梅花一剪风”中的“梅花”象征着什么?
A. 豪华
B. 高洁与孤独
C. 温暖
D. 春天
诗中提到的“清宵”意指:
A. 清新的空气
B. 宁静的夜晚
C. 明亮的白昼
D. 梦幻的世界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郑元昭的《采桑子 晓醒》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在清晨意象的描绘上存在相似之处。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细腻情感的流露,但郑元昭更多地着重于时间的流逝和懒惰的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梦境的美好与无常。
推荐书目:
以上是对郑元昭《采桑子 晓醒》的全面解析与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词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