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2: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2:42
共拟探幽去,如何踏雪来。
不知萝月下,曾否荜门开。
行迹馀芳草,留题觅古苔。
冷然清兴尽,何异剡溪回。
我们共同计划去探幽,怎么却踏着雪而来呢?
不知道在这月光下的藤萝旁,是否已经有人打开了那小门。
留下的足迹在芳草间,想要寻找古老的苔藓。
清兴已经冷却,与剡溪的回流没有什么两样。
作者介绍:李之世,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在诗歌方面颇有造诣,作品多以清丽见称,常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游历之际,朋友间的相聚与探幽之情,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是文人生活的一种写照。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雪夜游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前两句以“踏雪来”开篇,既引入了冬季的氛围,又为后文的探幽设定了背景。接着,诗人对可能打开的“荜门”充满期待,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紧接着的“行迹馀芳草”则是对往昔的追忆,仿佛留存着曾经的欢声笑语。“冷然清兴尽”一语,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深情,但清兴的消退又带来一丝惆怅,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全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又夹杂着对友情的渴望与失落,形成了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基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冬夜探幽的情境,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对过去的怀念,突出了一种清冷而又孤独的情感氛围。
诗词测试:
“共拟探幽去”中的“探幽”意为:
A. 探访幽深之地
B. 探索幽默
C. 探索古典
“不知萝月下,曾否荜门开”中“荜门”指的是:
A. 大门
B. 小门
C. 窗户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忧伤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