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7: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7:48
长林春早玉烟新,未许风光殿后尘。留得维摩方丈在,碧纱遮护散花人。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长林早春时节,玉色的烟雾缭绕,显得格外清新。这里的景色不容尘埃打扰,特别是宫殿背后的花园更是宁静。维摩大士的身影依然留存,他的存在像碧纱一样,守护着那些散落的花朵,仿佛在保护着这份春意盎然的美丽。
维摩诘(Vimalakirti)是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的人物,代表着深厚的智慧与慈悲。他常常在家中静坐,与佛教徒讨论深奥的法理,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象征。
作者介绍:张昱,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元代士人追求隐逸生活的情怀。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开篇的“长林春早玉烟新”描绘了春天的早晨,树林在晨雾的笼罩下显得格外清新,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接下来的“未许风光殿后尘”则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珍视,诗人希望这一切能够保持清纯,不受尘世的污染。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了维摩大士的意象,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智慧。维摩大士的存在暗示着一种对世俗的超脱与向往,象征着一种清静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碧纱遮护散花人”,既是对自然美的保护,也可看作是对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清新的语言以及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对维摩大士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了隐逸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维摩”指的是哪位人物?
A. 唐僧
B. 维摩诘
C. 释迦牟尼
“未许风光殿后尘”中的“风光”指的是什么?
A. 风景
B. 风声
C. 风俗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金钱的追求
B. 对自然和内心宁静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鹿柴》同样以自然景色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两首诗都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自然之美,体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