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4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44:04
减字木兰花
寄情何处。落絮游丝春欲暮。
断梦无凭。水去云回恨不胜。
天涯人老。寄语归来须及早。
莫爱飘零。尚有残红苦待卿。
寄情何处呢?春天将要结束,落花飘散,游丝轻舞。
梦境已经断了,没有凭依。水流去,云归来,心中的恨意无以承受。
天涯海角人已苍老,寄托的消息希望你能尽早归来。
不要再去爱那飘零的花瓣,仍有残红在苦苦等待着你。
作者介绍:黄侃(1868年—1935年),字仲华,号秋水,近代诗人、学者,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融入了丰富的哲思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侃生活的动荡年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折射出个人的情感与人生哲理,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减字木兰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暮色与个人情感的纠葛。开篇“寄情何处”引发读者的思考,诗人似乎在问自己情感的归宿,随即以“落絮游丝春欲暮”展现出春天即将结束的惆怅。这种自然界的变化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充满了哲学的思考。
“断梦无凭”一句,表达了梦境的破灭,生活的无常,水去云回则进一步强化了时光流逝的主题,勾勒出一种无奈与恨意的交织。此时,诗人将自己置于广阔的天涯之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情,愈发显得孤独与苍老。
“寄语归来须及早”不仅是对远方人的呼唤,更是对自己情感的期盼,表现出一种希望与绝望的对比。而最后一句“尚有残红苦待卿”则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尽管已经有所凋零,但仍有一丝希望在等待着爱人的归来。这段感情的寄托与生命的无常相互映衬,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对爱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水去云回”表达了什么意境?
“寄语归来须及早”中,“及早”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落絮”象征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黄侃的诗更加关注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人生的哲思,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和对失去爱情的哀伤。两者各具特色,反映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包含了丰富的诗词作品及其背景,适合深入学习和研究古代诗词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