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16:41
兰桡画桨,岭南舟共泛湖天寥廓。
髯客扬舲兰渚去,折柳滕王高阁。
江上登楼,樽前击钵,转眼分今昨。
云山千叠,旧游顿尔萧索。
闻道戍堞烽烟,戈船鼙鼓,宛委军声恶。
当日应徐无恙否,八口可安林壑。
阮瑀从军。陈琳草檄,岂叹功名薄。
为询罗隐,壮怀肯令飘泊。
在宽广的湖面上,南方的小船轻轻划行。
那位长髯的客人已经乘着船离去,折柳的身影恰似滕王高阁。
我在江边登楼,杯前击钵,转眼间已是今昔分离。
云山重重,往日的游玩突然变得萧索。
听说边塞传来了烽烟,战船和战鼓的声音,仿佛军声沉重而悲伤。
不知道当年你是否安好,八口家人是否平安无事?
阮瑀出征,陈琳写下的檄文,难道是为了感叹功名的薄弱?
我想询问罗隐,壮志豪情是否甘愿漂泊?
作者介绍:梁清标,明代诗人,以词作见长,擅长描写山水和抒发情感,其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人生和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明代,正值朝代更替之际,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交织在一起,体现了士人的情怀。
这首《念奴娇》通过描绘南方的自然景色与朋友的离去,展现了一幅既美丽又感伤的画面。开篇以“兰桡画桨”引入,生动地描绘了轻舟在湖面上泛行的情景,给人以悠然自得的感觉。然而,随着“髯客扬舲兰渚去”的描写,离别的惆怅随之而来,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中间部分,通过“江上登楼”和“樽前击钵”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时光如流水般迅速,令人感叹。接下来的“云山千叠,旧游顿尔萧索”则是对昔日快乐的强烈对比,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战事与边境的紧张,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当日应徐无恙否,八口可安林壑”一句,表达了对友人及其家人的关心,体现出深厚的友情与责任感。最后,提及阮瑀和陈琳,象征着历史上文人对国家与理想的追求,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既有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变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友情、怀念与时局的忧虑为主题,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的深切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兰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船桨
C. 一种乐器
答案:B
作者通过“江上登楼”表达了什么?
A. 旅行的快乐
B. 对过往的怀念
C.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B
“戈船鼙鼓”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和平的景象
B. 战争的紧迫感
C. 船只的美丽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