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采桑子 其三》

时间: 2025-04-22 12:25:29

诗句

梦中依约凌波影,佩结瑶珍。

香裛梨云。

残月啼雅苦唤人。

梦魂悠飏如轻絮,一向前尘。

便抵飘茵。

咽尽铜壶悄恨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25:29

原文展示:

梦中依约凌波影,佩结瑶珍。
香裛梨云。残月啼雅苦唤人。
梦魂悠飏如轻絮,一向前尘。
便抵飘茵。咽尽铜壶悄恨春。

白话文翻译:

在梦中隐约看到她的身影,佩戴着瑶珠的饰品。
香气弥漫在梨花下,云雾缭绕。
残月在空中哀鸣,痛苦地呼唤着人。
梦中的灵魂飘荡如轻柔的絮状,追溯往昔的时光。
仿佛抵达了飘浮的草地,心中咽下所有的悔恨,默默地怨恨着春天的流逝。

注释:

  • 依约:依稀的样子。
  • 凌波影:在水面上轻盈的身影。
  • 佩结瑶珍:佩戴着美丽的瑶珠饰品。
  • 香裛:香气弥漫,裛意为笼罩。
  • 梨云:梨花的云影。
  • 啼雅:哀鸣,指月亮的哀怨。
  • 梦魂悠飏:梦中的灵魂轻轻飘荡。
  • 飘茵:飘浮的草地。
  • 铜壶:古代用来盛酒的器具,象征时间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生卒年不详),字君恭,号梅溪,近代词人,诗风清丽,擅长抒情。生活于清末民初,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

创作背景:

《采桑子 其三》创作于赵尊岳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之际,表达了对失去的恋情的怀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社会动荡的时代背景使得个体情感愈显珍贵与脆弱。

诗歌鉴赏:

这首《采桑子 其三》以梦境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充满惆怅的意象画面,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与哀愁。开篇“梦中依约凌波影”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模糊而美好的幻影,令人心生向往。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佩戴瑶珍的女子成为梦中的主角,仿佛她的存在是梦境中唯一的亮点。

“香裛梨云”进一步渲染了梦境的氛围,梨花的香气与轻云的意象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飘渺的感觉。随后,“残月啼雅苦唤人”则增添了一抹幽怨,残月如同诗人心中的孤独,宛如在呼唤着失去的爱。

诗的后半部分,梦魂的悠飏如轻絮,描绘出时光的流逝与对往昔的追溯。“便抵飘茵”一句,显得梦的寄托与现实的难以企及之间的距离感。最后一句“咽尽铜壶悄恨春”则是对春天的惋惜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

整首词以梦为媒介,融情于景,感情真挚,意象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哀伤的氛围,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中依约凌波影:梦中依稀可见,仿佛轻盈的身影在水面上飘荡。
  • 佩结瑶珍:她佩戴着美丽的瑶珠,增添了梦境的瑰丽。
  • 香裛梨云:香气缭绕于梨花之间,描绘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
  • 残月啼雅苦唤人:残月在寂静中哀鸣,似乎在呼唤着某个失去的人。
  • 梦魂悠飏如轻絮:梦中的灵魂如同轻柔的絮状物,随风飘荡。
  • 一向前尘:追溯往昔的时光,满是回忆。
  • 便抵飘茵:仿佛抵达那飘浮的草地,象征着梦的美好。
  • 咽尽铜壶悄恨春:在时间的流逝中,心中咽下所有的遗憾,默默怨恨春天的短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梦魂悠飏如轻絮”,将梦境比作轻柔的絮状物,增添了轻盈感。
  • 拟人:如“残月啼雅”,将月亮赋予了人的情感,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和谐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追忆与对时光无情的感叹,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梦与现实的交错,反映出人们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过往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逃避。
  • 残月:象征孤独与哀伤,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
  • 梨花:代表青春与美好,梦中女子的象征。
  • 铜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着对过去的追忆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残月啼雅苦唤人”中提到的“残月”象征什么?

    • A. 美好
    • B. 孤独与哀伤
    • C. 春天
  2.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过去情感的怀念?

    • A. 直接叙述
    • B. 梦境描绘
    • C. 叙述历史
  3. 句“梦魂悠飏如轻絮”中的“轻絮”比喻什么?

    • A. 梦的美好
    • B. 现实的沉重
    •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表达对爱情的追忆与失落。
  • 苏轼的《水调歌头》: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李清照《如梦令》:

  • 同样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与怀念,情感深沉,意象丰富。

苏轼《水调歌头》:

  • 通过月亮引发对亲人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洒脱。

两者在情感基调和意象构建上都有相似之处,体现了古诗词中对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词选》
  • 《唐诗宋词元曲精华》

相关查询

盘龙驿 残句:横枝對菊開 重送文处厚,因寄蜀父老三首 题汤致远运使所藏隆师四图欠伸 万眼罗 宋玉宅 自咏瘦悴 次韵宗伟阅番乐 少卿直阁郑公挽歌词 题药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虎卧龙跳 几字旁的字 恻怆 止字旁的字 包含曛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包含熔的词语有哪些 骤淹 流言止于智者 鸟字旁的字 未卜先知 金庭春 同心叶力 题捐 学如不及 麻字旁的字 有福同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