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6:2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6:29:06
木兰花慢 歌者樊娃索赋
作者:白朴 〔元代〕
爱人问尤物,信花月与精神。
听歌串骊珠,声匀象板,咽水萦云。
风流旧家樊素,记樱桃名动洛阳春。
千古东山高兴,一时北海清樽。
天公不禁自由身。
放我醉红裙。
想故国邯郸,荒台老树,尽赋招魂。
青山几年无恙,但泪痕差比向来新。
莫要琵琶写恨,与君同是行人。
爱人问我那美丽的女子,她是否信任花月与精神。
我听着歌声如同串起的骊珠,声音均匀如同象板,咽喉间如云般缠绕。
我想起了旧日的风流人物樊素,记得她的樱桃在洛阳春天是多么出名。
千古东山的快乐,一时北海的清酒。
天公不阻我自由身,
让我醉在这红裙之中。
想念故乡邯郸,那荒废的台子和老树,尽是为亡灵赋诗。
青山这些年依旧安好,但泪痕却比从前新鲜。
不要用琵琶抒写怨恨,你我都是行路的人。
白朴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女性视角描写爱情和生活。
《木兰花慢》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变革和文人思潮活跃之际,诗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木兰花慢》通过一位歌者的视角,表达了对美丽女子的赞美和对故乡的思念。全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音乐感强烈。开头的“爱人问尤物”,即引入了爱情的主题,表现出对美的追求。紧接着“听歌串骊珠”,以音乐作为媒介,展现出歌者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诗中提到的“樊素”和“樱桃”则是对古代风流人物的回忆,反映出作者对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千古东山高兴”,则由历史的视角展现出对快乐的追求,在此也隐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随着诗意的发展,作者逐渐转向对故乡的思念,“想故国邯郸”中流露出深深的乡愁。最后一句“莫要琵琶写恨”,则是对悲伤情感的拒绝,暗示着希望与未来,展现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自然的美,也有历史的厚重,情感的表达上则融合了思乡与对美的追求,展现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美的追求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情感基调既有欢愉又有淡淡的忧伤,反映出一种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中提到“樱桃名动洛阳春”是为了表达什么?
诗中“莫要琵琶写恨”的意思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