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48: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48:59
愁重
王冕 〔元代〕
慷慨添余思,交游忆可人。
时危还有虑,愁重不知春。
海国迷归棹,关山拥战尘。
黄公何所见?终不事嬴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愁思中增加的忧虑与思念,尽管有交游之乐,但仍难以消除内心的忧虑。在危难的时刻,心中更是充满了担忧,愁苦之情不知何时才能迎来春天的温暖。身处海国,归家的路途迷茫,战火纷飞的关山更是让人感到沉重。黄公(黄石公)又何以见得?他终究不愿意归附于嬴秦的权势之下。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王冕生活在元代末期,社会动荡不安,政局不稳,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首《愁重》创作于王冕生活的动荡时期,反映了他身处乱世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王冕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担忧。
《愁重》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展现了王冕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敏感与无奈。诗的开头就以“慷慨添余思”引入,表达了他心中澎湃的情感与对友人的怀念。接下来的“时危还有虑”则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表现出他在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纠结。
“愁重不知春”的句子尤为压抑,诗人在愁苦中似乎失去了对春天的期待,这种情感的对比加强了诗中的悲凉气氛。接下来的“海国迷归棹,关山拥战尘”则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出归家的艰难与战乱带来的困扰,表现出一种身不由己的无奈。
最后以“黄公何所见?终不事嬴秦”作结,诗人以黄石公自勉,表明自己不愿屈从于权势的坚定立场,也暗示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使读者能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关怀。
整首诗歌表达了王冕对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在乱世中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深刻的历史感,反映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与个人理想的坚持。
诗中“愁重不知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黄公何所见?”中的黄公代表什么?
诗中提到的“时危”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