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14:2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14:20:44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
响遏碧云近,香传红藕深。
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
在一个秋夜,我去拜访一位隐士,先是听到水面上传来的笛声。天上明亮的月光洒下来,映照着他手中的笛子,酒意涌动在他的心中。笛声清脆,似乎穿透了碧蓝的云层;香气则从红藕中飘散而来。我们在清露下相遇,月光的流影使得我的衣襟都沾湿了。
诗中提到的“秋士”可以理解为对高洁隐士的尊重,隐士在古代文人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象征着追求精神世界的理想。红藕象征着清白和纯净,而酒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才,晚号随园,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追求真情实感。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诗人夜访友人,正是展现了那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夜过借园见主人坐月下吹笛》一诗,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宁静与淡雅。诗的开头“秋夜访秋士”便设定了一个清冷而又高雅的环境,紧接着便是水上笛声的描绘,给人以耳边轻响之感。接下来的“半天凉月色”,通过月光的映衬,突显出夜的宁静与清澈。诗中“响遏碧云近”,展现了笛声的清脆,仿佛可以穿透天空,传递到远方,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度融合。最后两句“相逢清露下,流影湿衣襟”,则是对友人相聚时刻的感慨,清露的湿润象征着温情与亲密,流影的描绘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珍贵。整首诗用词简练而意境深远,体现了袁枚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与友人相聚的愉悦心情,体现了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秋士”指的是?
A. 一位隐士
B. 一位将军
C. 一位商人
D. 一位书法家
“响遏碧云近”中的“响”指的是什么?
A. 书声
B. 笛声
C. 水声
D. 风声
整首诗的主要情感是?
A. 忧伤
B. 幽怨
C. 友谊与宁静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