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28
东南海上凤凰山,山下灵岩杳霭间。
仙都自昔美泉石,福地由来远市阛。
爰溯梁陈始栋宇,百庵十院相连附。
中开石室名普门,旧是黄公栖隐处。
一从英茂已蜚腾,故社难忘竹院僧。
割田岁入充香积,报祀堂留伴佛灯。
荒烟野草将沦没,香火延绵尚不绝。
巍巍古殿似灵光,郁郁丛祠等千越。
善庆应符百世昌,云仍奕叶有辉光。
科名异代绳相继,宦业于时久益芳。
有美当朝名谏议,亢宗自解承先志。
陵谷千年稍变更,箕裘自我宁遗坠。
心因念祖切光前,长悬旧隐寄云烟。
买山辟地可十亩,作室临厓复几椽。
苍松翠竹参差起,怪石飞流接溪渚。
堂称乐志怡心神,馆号撷华满图史。
长桥木末疑汉津,泉听飞轩迥绝尘。
傍舍兼营水月阁,清斋不减辋川人。
羹墙祖德自难舍,选胜溪山亦复寡。
谁云此地不丹丘,更待他时为绿野。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28
作者: 卢龙云 〔明代〕
东南海上凤凰山,山下灵岩杳霭间。仙都自昔美泉石,福地由来远市阛。爰溯梁陈始栋宇,百庵十院相连附。中开石室名普门,旧是黄公栖隐处。一从英茂已蜚腾,故社难忘竹院僧。割田岁入充香积,报祀堂留伴佛灯。荒烟野草将沦没,香火延绵尚不绝。巍巍古殿似灵光,郁郁丛祠等千越。善庆应符百世昌,云仍奕叶有辉光。科名异代绳相继,宦业于时久益芳。有美当朝名谏议,亢宗自解承先志。陵谷千年稍变更,箕裘自我宁遗坠。心因念祖切光前,长悬旧隐寄云烟。买山辟地可十亩,作室临厓复几椽。苍松翠竹参差起,怪石飞流接溪渚。堂称乐志怡心神,馆号撷华满图史。长桥木末疑汉津,泉听飞轩迥绝尘。傍舍兼营水月阁,清斋不减辋川人。羹墙祖德自难舍,选胜溪山亦复寡。谁云此地不丹丘,更待他时为绿野。
在东南海上的凤凰山,山下的灵岩笼罩在缥缈的云雾中。仙境自古以来就有美丽的泉水和石头,福地从来就远离市井的喧嚣。我追溯到梁朝和陈朝那时的建筑,百个庵堂十个院子相互连接。中央开辟的石室名叫普门,曾经是黄公隐居的地方。从英茂以来,这里名声大噪,故社难以忘怀的有竹院的僧人。耕田的年收入充实了香积,祭祀的堂前留有陪伴佛灯的灯光。荒烟野草即将被遗弃,香火延绵却仍未断绝。巍峨的古殿似乎散发着灵光,郁郁的丛祠相仿佛于千山万水。善庆应该能够延续百世的繁荣,云气依旧在阳光下闪耀。科举名声代代相承,官位在时代中久而弥新。此地有位当朝的名谏议,亢宗自解承先志。山陵与谷地千年来稍有变化,而我自我宁愿不遗失自己的传承。心中因念及祖辈而感到炽热,长久悬挂于云烟之中。买下山地可以十亩,建造的房子临近悬崖又有几间。苍松翠竹错落有致,奇石飞流连接溪水的岸边。堂上称为乐志,令人心神愉悦,馆中满是撷华的历史。长桥木头尽头疑似汉津,泉水流淌在飞轩中,隔绝了尘世的喧嚣。旁边的房舍也兼营水月阁,清静的斋堂不亚于辋川的人家。家族的德行自难割舍,选择景胜的溪山却仍然稀少。谁说这里不是丹丘?更待他日成为绿野。
此诗通过描绘南山精舍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先辈的敬仰。开篇即以“东南海上凤凰山”引入,展示了自然的壮丽与灵秀,接着描写了精舍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底蕴,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诗中多次提及“香火”、“古殿”等意象,传达出一种宗教信仰的延续和精神世界的追求。诗人在描写自然时,常用对比,如“巍巍古殿似灵光”与“荒烟野草将沦没”,形成强烈的反差,既有对现实的忧虑,也有对理想的眷恋。此外,诗中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让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灵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答案: 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