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8:0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04:25
月之可爱虽在水,有水无山非备美。人间好月是西湖,湖光即在山光里。三十年前湖上游,十度月圆湖外起。霜飘忽满六桥中,镜飞直印三潭底。四山隐映出楼台,百尺虚明见鳣鲔。是时丝竹在湖船,棹入琉璃水际天。闻歌或泊山边寺,煮茗遥深石上泉。君游与我谁先后,把卷沉思叹良久。何年高谢罗浮云,会须更买馀杭酒。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秋月的美丽。诗人认为月光虽然在水面上显得可爱,但如果没有山,水也难以显得美丽。人间最美的月亮在西湖,湖光与山光交融在一起。三十年前,我曾在湖上游玩,十次圆月时分,湖外的景色也如同在眼前。霜雪飘落,映照着六桥,影像在三潭的水底清晰可见。四周的山峦映衬着楼台,百尺高的水面上清晰可见鳣鱼。那个时候,湖上的船只传来丝竹乐声,桨划入如琉璃般的水面,直抵天空。远处的寺庙传来歌声,山边的泉水中煮着茶。你我之间,谁先游玩过此地,我沉思良久,感叹不已。何年我能高歌谢绝浮云,何时才能再去买余杭的美酒。
陈恭尹(约1570-1640)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以其诗词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秋季的晚上,诗人游览西湖时所作,体现了他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这首《西湖秋月歌题臧介眉卷》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西湖秋夜的美丽景象。诗中,月光映照在湖水上,形成了如镜般的倒影,诗人以水与山的关系引入了西湖的独特魅力。通过回忆三十年前的游玩经历,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西湖景色的热爱,更渗透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作者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表现出“有水无山非备美”的哲理,强调了西湖的独特之处。诗中的“丝竹在湖船”、“棹入琉璃水际天”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和谐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那个美丽的时刻。最后,诗人抒发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思考,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展现了对西湖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往的怀念。
诗中提到“人间好月是哪里”?
诗中“霜飘忽满六桥中”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湖光即在山光里”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