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7:27
虞美人 其三 水仙
作者: 邵亨贞 〔元代〕
几年不见凌波步。只道乘风去。
山寒岁晚碧云寒。惊见飘萧翠袖倚琅玕。
玉盘承露金杯劝。几度和香咽。
冰霜如许自精神。知是仙姿不污世间尘。
这几年未见她轻盈的步伐,以为她已乘风而去。
山中寒冷,岁末时分碧空如洗,忽然见到她那飘逸的翠袖倚在琅玕石上。
玉盘承载着露水,金杯劝酒,几度轻声和香的咽喉。
冰霜如此,反而显得她更加精神,知道她的仙姿并不被世间的尘埃所染污。
作者介绍:邵亨贞,元代著名诗人,以其才情和诗作的清丽脱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水仙的形象,表达对理想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虞美人 其三 水仙》是一首充满清新气息的词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水仙花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赞美。全诗通过描绘水仙的形象,表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美。开篇提到“几年不见”,引发了对水仙的思念,仿佛水仙已化作了神仙,乘风而去。接下来对山寒岁晚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冷的氛围,正是这种氛围衬托出水仙的独特魅力。诗中以“玉盘承露金杯劝”的意象,展示了水仙的高洁与优雅,仿佛在邀请人们一同分享这份美好的时光。最后一句“知是仙姿不污世间尘”,更是将水仙的美与世俗的喧嚣相对照,突显出她的纯净与超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渲染,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如梦似幻的美感,仿佛在描绘一位仙子在人间的轻盈舞姿,给人以无限遐想与灵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描绘水仙的优雅和高洁,表达了对理想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与对纯洁事物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凌波步”指的是谁的步态?
“山寒岁晚”中“山寒”的意思是?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高洁、纯净的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然而其情感更加细腻,表达的主题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寄托与思念。相比之下,邵亨贞的《虞美人 其三 水仙》则更加关注于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超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