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2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25:55
二郎神
作者:长筌子 〔元代〕
离尘俗,便点检林泉雅趣。
竹杖芒鞋青箬笠,泛烟波绿蓑柔橹。
月夜江天无尽乐,品短笛潇湘蓼渚。
此消息,千金不卖,好对渔樵分付。
归去。对晚翠风生小浦。
勘破南华龟曳尾,尽教他衣冠豺虎。
野水添杯谁似我,醉卧白云深处。
任秋月春花,暗换桑田,明催今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人离开尘世,开始追求林泉的雅趣,带着竹杖和草鞋,穿着箬笠,在烟波荡漾的水面上划着小船。月夜中,江天之间乐趣无穷,悠扬的短笛声在潇湘的水边回荡。这种快乐的心情,千金也买不到,正好可以与渔夫和樵夫分享。诗人决定回去,面对着晚翠的微风,在小江边停留。打破了南华的哲学,教会人们不再被衣冠和猛兽所困。谁能像我一样,在野水旁举杯畅饮,醉卧于白云深处。无论是秋月春花,都在悄然变化,时光的流转催生着古今的对比。
作者介绍:长筌子,元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以其作品中表现出的洒脱和对自然的热爱而知名。他的诗歌风格多为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士人多有厌倦世俗的情绪,追求隐逸生活。本诗正是长筌子在这样的背景下,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逃避的真实表达。
长筌子的《二郎神》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隔离,以及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活动,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开篇的“离尘俗”明确点出诗人对世俗的厌倦,而“竹杖芒鞋青箬笠”则生动地展现了他简朴的生活方式,流露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愉悦感。
诗中“月夜江天无尽乐”描绘了宁静的夜晚,诗人沉浸在音乐与自然的交融中,感受到无尽的乐趣。这种快乐不仅仅是个人的享受,更是希望与渔樵共享的心态,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勘破南华龟曳尾”的意象,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不屑和对道理的领悟。
整首诗意境开阔,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生活哲学的思索,表现了深刻的生活智慧。这种情感在最后一句“任秋月春花,暗换桑田,明催今古”中达到了高潮,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变化,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逐句解析:
离尘俗,便点检林泉雅趣
离开尘世,开始追求山水间的雅致情趣。
竹杖芒鞋青箬笠,泛烟波绿蓑柔橹
以竹杖、草鞋和箬笠为伴,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划船。
月夜江天无尽乐,品短笛潇湘蓼渚
在月夜的江天间享受无尽的乐趣,听悠扬的短笛声在潇湘的岸边回荡。
此消息,千金不卖,好对渔樵分付
这种快乐的心情是无价的,愿意与渔夫和樵夫分享。
归去。对晚翠风生小浦
归家。面对晚风轻拂的小江边。
勘破南华龟曳尾,尽教他衣冠豺虎
领悟南华哲理,告诫他人不要被世俗束缚。
野水添杯谁似我,醉卧白云深处
在野水旁举杯畅饮,醉卧在白云之中。
任秋月春花,暗换桑田,明催今古
无论是秋月春花,时间的流转改变着万物,促使古今的对比。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思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竹杖芒鞋青箬笠”代表什么?
A. 富贵
B. 简朴生活
C. 旅途艰苦
D. 归隐山林
“月夜江天无尽乐”中的“无尽乐”意指?
A. 生活的苦闷
B. 大自然的乐趣
C. 世俗的繁忙
D. 忧伤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勘破南华龟曳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
A. 对世俗的向往
B. 对哲理的领悟
C. 对生活的享受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长筌子的《二郎神》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的作品更注重在静谧的山水中流露出细腻的情感,而长筌子的作品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自由的追求,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