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1: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1:03
郭外山斜,倚瘦藤来访,杜曲人家。冷径苔荒,古祠云暗,疏树乱点寒鸦。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网虫遮,看诗墙一角,细绾秋蛇。霜笳又催冷蕊,早绽了檀心,掩映纹纱。数点蜂黄,一双翠羽,依然春在天涯。折得一枝归去,刚宜称素手煎茶。斗风华怕临风倚竹,翠袖寒些。
在郭外的山丘上,我倚靠着细藤来访杜甫的祠堂。冷冷的小径上苔藓荒芜,古老的祠堂在云雾中显得阴暗,稀疏的树木上点缀着几只寒鸦。与瀼西的精舍相比,这里完全没有溪花掩映的美景。网虫在墙上遮挡了视线,诗墙的一角,仿佛细细缠绕的秋蛇。霜笳的吹奏催促着寒蕊的开放,早已绽放的檀心,隐映在纹理的纱布中。几点蜂黄和一双翠羽,依旧象征着春天在遥远的天涯。折下一枝花回去,正好配得上素手煮茶。面对风华,我却怕在风中倚靠竹子,翠袖似乎也显得寒冷。
作者介绍:樊增祥(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游历于杜甫的祠堂,感怀于杜甫的诗歌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致,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杜甫的敬仰。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杜甫祠堂时的所见所感,开篇即以“郭外山斜”引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世的闲适氛围。接着通过对冷径、古祠、疏树、寒鸦等意象的描写,表现出一种苍凉和清冷的气息,似乎在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历史的沧桑。同时,诗中“若比瀼西精舍,浑不似门掩溪花”的对比,突显出杜甫祠堂的简朴与自然之美。诗人在游览中,折下一枝黄梅,象征着春的来临,尽管身处寒冷之中,依然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情感细腻而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文化的融合,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对杜甫的怀念以及对人世沧桑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杜曲”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祠堂?
诗中“冷径苔荒”表现了怎样的景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