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19:0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9:03:57
何当行
作者: 刘基 〔元代〕
念离莫悲歌,悲歌惨于哭。
思乡莫望远,望远伤心目。
九疑迢迢隔湘川,空山落日啼杜鹃。
梧桐摧折凤凰去,蛟蜃出没波滔天。
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
樊桐有路到玄圃,何当飞堕王母前。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与思乡的深切感受。开头提到,离别时不必唱悲歌,因为悲歌比哭泣更为凄惨;思乡时也不要望得太远,因为远望只会让心更伤痛。接着,诗人描绘了湘川与九疑山的遥远隔阂,以及夕阳下空山中杜鹃的啼鸣,渲染出一种孤独与忧伤。接下来的两句讲述了凤凰因梧桐的摧折而离去,蛟龙与蜃气在波涛中起伏,象征着风云变幻与不安定的命运。最后,诗人感到无比茫然,泪水如同悬崖奔流而下,表现出内心的苦闷与悲伤。结尾问道,何时才能飞到王母的仙境,表达了对理想与归宿的渴望。
作者介绍:刘基(1311-1375),字伯温,号梦得,元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诗词、散文、书法、音乐等成就著称,尤其在诗词创作上有较高的造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代,时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流离,诗人因政治原因多次流亡,深感离别与思乡之苦,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内心深沉的情感与对理想归宿的渴望。
《何当行》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开篇即以“念离莫悲歌”引出主题,诗人通过对比,强调悲歌的凄惨,暗示离别带来的痛苦。接下来的句子以“思乡莫望远”为引,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却又因远望而加重心中的痛楚。此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九疑山与湘川的遥远隔阂,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诗中“空山落日啼杜鹃”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下的空山与啼鸣的杜鹃,犹如在诉说着旅人的孤独与忧伤。而“梧桐摧折凤凰去”,则是运用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无奈与惋惜。最后,诗人在“令我四顾心茫然,泪如悬崖泻流泉”的句子中,情感达到高潮,抒发出一种无助与悲哀。结尾“何当飞堕王母前”,不仅表达了诗人的理想追求,也寄托了对理想归宿的向往,让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希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与思乡为主题,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人对于归属感的追求以及面对现实的无奈和伤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九疑”指的是哪个地方?
填空题:诗中“泪如悬崖泻流泉”比喻了诗人内心的____。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离别与思乡的喜悦。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对《何当行》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刘基的情感世界以及其在元代文学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