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相见欢 缺月》

时间: 2025-04-26 14:15:17

诗句

一天秋下琅玕。

夜初阑。

窗底露蛩、催怨太无端。

前游处。

蓬山路。

月如环。

缺后清辉、祇合照人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5:17

原文展示:

一天秋下琅玕。夜初阑。窗底露蛩催怨太无端。前游处。蓬山路。月如环。缺后清辉祇合照人间。

白话文翻译:

在一个秋天的日子里,琅玕山上落下了秋雨。夜色刚刚开始降临,窗下的露水和蟋蟀催促着我发出无端的怨恨。曾经游玩的地方,蓬山的路上,月亮如同一个环形,缺失的后半部分只好照耀着人间。

注释:

  • 琅玕:指山名,象征着清幽的环境。
  • :夜晚刚刚开始。
  • 露蛩:露水和蟋蟀,暗示着秋天的寂寞和孤独。
  • 蓬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着美好的回忆。
  • 缺后清辉:月亮的缺失,象征着遗憾和缺憾。

典故解析:

“蓬山”是道教文化中的仙境,常用于诗歌中表达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月亮的缺失也常常用来象征人的思念和情感的缺憾。诗中通过月亮的意象,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蘅,近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婉约的风格,情感细腻,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索。在这个季节,万物凋零,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过去的怀念愈加明显。

诗歌鉴赏:

《相见欢 缺月》是一首充满秋意和孤独感的诗作。刘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自己的内心感受。开篇的“一天秋下琅玕”通过山名的使用,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夜初降临,窗下的露水和蟋蟀则象征着秋夜的寂静与孤独,营造出一种怨愁的情绪。诗人通过“缺后清辉”来表达自己内心的遗憾与思念,暗示着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失去的痛苦。整首诗以月亮为线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既有对美好过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境遇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天秋下琅玕”:描写了秋天的来临,琅玕山的宁静之美。
  2. “夜初阑”:指夜晚刚刚开始,给人以静谧的感觉。
  3. “窗底露蛩催怨太无端”:窗下的露水和蟋蟀声催生内心的怨恨与思索。
  4. “前游处。蓬山路。”:提及曾经游玩的地方,唤起对美好记忆的怀念。
  5. “月如环”:月亮的圆缺象征着人生的遗憾。
  6. “缺后清辉祇合照人间”:缺月的光辉只能照耀人间,暗示了无法回归的失去。

修辞手法:

  • 比喻:月亮“如环”的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月亮的形态。
  • 拟人:露蛩的催怨赋予了自然界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使用了对称的词语如“缺后清辉”,使得诗句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感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琅玕:象征着清幽、理想的环境。
  • 露蛩:秋天的象征,代表孤独与思念。
  • 蓬山:理想境界的象征,体现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琅玕”指的是: A. 一种花
    B. 山名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动物

  2. “缺后清辉”中“缺”字的意思是: A. 不完整
    B. 多余
    C. 美好
    D. 昏暗

  3.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情感? A. 对自然的喜爱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亲友的祝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同样表达了对月亮的思念和对兄弟的怀念。
  • 《静夜思》 by 李白:通过月光表达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与刘蘅《相见欢 缺月》都通过月亮描绘思念之情,但前者更强调对故乡的思念,后者则更加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遗憾。

参考资料: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诗词流派与特色》
  • 《月亮在诗中的意象研究》

相关查询

送薛郎中赴江州 钱塘夜宴留别郡守 观江南牡丹 和崔监丞春游郑仆射东园 寄友人 郑毂补阙山松 丛苇 赠道者 遇道者 寄太白禅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字旁的字 风驱电扫 肿胀 包含翊的词语有哪些 寸字旁的字 蛇口蜂针 福至心灵 齐字旁的字 采字头的字 表厉 石蛃 势力 齐驱并进 豕字旁的字 饥不择食 陨身糜骨 包含不的成语 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