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小孤山》

时间: 2025-07-12 02:43:51

诗句

香国浮人境,岿然绝众援。

碧环千浪影,青立一峰痕。

有径堪僧住,无萝许客扪。

相看姑缓棹,望望人云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2:43:51

原文展示

香国浮人境,岿然绝众援。
碧环千浪影,青立一峰痕。
有径堪僧住,无萝许客扪。
相看姑缓棹,望望人云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孤独的小孤山,位于香国的边缘,宛如与世隔绝。山的四周波涛汹涌,唯有青翠的山峰矗立其中,留下深刻的痕迹。山中有小径适合僧人居住,但不允许客人随意攀爬。诗人和友人相视而笑,缓缓划船,目光远望,仿佛看到了人世的根源。

注释

  • 香国:指的是香料之国,本诗可能暗示了一个美丽的地方。
  • 岿然:形容高耸的样子,表示山峰稳固而巍峨。
  • 碧环:指青绿色的波浪。
  • 无萝:没有藤蔓,意指荒凉。
  • 姑缓棹:意指缓缓划船,形态悠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尔恺,清代诗人,生于江南地区,擅长山水诗,常以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情感。其作品风格清新,善于运用意象,给人以宁静雅致之感。

创作背景:本诗可能写于诗人游览小孤山之际,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思考。

诗歌鉴赏

《小孤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孤山的独特与宁静。首句“香国浮人境”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境地,接下来的“岿然绝众援”又突显了小孤山的孤立无援,营造出一种超然的气氛。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使用了丰富的形象,如“碧环千浪影”,表现出波浪的美丽和动感,与“青立一峰痕”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山的稳固与永恒。

诗的后半部分转而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有径堪僧住,无萝许客扪”表明这片宁静的地方是适合修行的,但对外来客人却有着某种隔离感。最后一句“相看姑缓棹”让人感受到一种人际间的和谐与安宁,诗人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倍感珍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情怀,让人向往那片宁静的净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香国浮人境: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地方,给人以幻想。
  • 岿然绝众援:突出小孤山的高耸与孤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碧环千浪影:形象地描绘波浪的动态美。
  • 青立一峰痕:强调山的永久与静谧。
  • 有径堪僧住:暗示这里适合修行者的居住。
  • 无萝许客扪:表现出某种排外的意向。
  • 相看姑缓棹:显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望望人云根:引发对人世的思考,展现一种哲学的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香国”隐喻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对仗:如“碧环千浪影,青立一峰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情感,使读者产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孤独与宁静的向往。诗人在小孤山的背景下,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传达了一种超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国:象征美好与理想。
  • 孤山:象征孤独与宁静。
  • 碧环:象征生命的活力与动感。
  • 青峰:象征坚韧与稳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香国”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地方
    • B. 贫穷的地区
    • C. 文化的发源地
  2. 诗人对小孤山的态度是?

    • A. 鄙视
    • B. 向往
    • C. 无所谓
  3. “青立一峰痕”中的“峰”指的是?

    • A. 山的顶端
    • B. 一种植物
    • C. 水的波浪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更多强调了人世间的壮阔与豪情,与胡尔恺的《小孤山》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中的自然意象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城上 读史 雨中作 甲子岁十月二十四日夜半梦遇故人于山水间饮酒赋诗既觉仅能记一二乃追补之二首 其二 秋日怀东湖 雨夕枕上作 凌云醉归作 村居日饮酒对梅花醉则拥纸衾熟睡甚自适也 秋兴 湖上今岁游人颇盛戏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不由己 荆刘拜杀 天荆地棘 卢骆 节嫠 鼻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杜口木舌 乙字旁的字 弹结尾的成语 羽字旁的字 包含耻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包含骤的成语 连三接四 赤膊上阵 吭嗌 东平之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