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17: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7:23
柳絮年年三月暮,
断送莺花,十里湖边路。
万转千回无落处,
随侬只恁低低去。
满眼颓垣欹病树,
纵有余英,不值风姨炉。
烟里黄沙遮不住,
河流日夜东南注。
每年三月的暮春时节,柳絮飘飞,
送走了莺鸟和花朵,在十里湖边的小路上。
无论如何曲折回旋,却没有一个落脚之处,
只愿随你静静地走去。
满眼看去都是倾斜的废墟和病树,
即便还有些许的余香,也无法抵挡风的冷酷。
浓烟和黄沙遮蔽了视线,
河流日夜不停地向东南流去。
作者介绍:周济(约 1640-约 1710),清代词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困境,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自己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
《蝶恋花·柳絮年年三月暮》通过春天的柳絮、莺花与破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与无奈。诗的开篇以“柳絮”引入,柳絮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却也暗示着美好的事物转瞬即逝。接着“断送莺花”意象,进一步强化了失去的主题,展现出一种对春天短暂、生命无常的感伤。
“万转千回无落处”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无助,尽管经历了许多波折,却始终找不到归宿。随后的“满眼颓垣欹病树”则描绘出一种凋零的景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衰败,诗人的心情也随之沉重。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饱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表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凄美而深邃的画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柳絮与莺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光美好与逝去的感慨,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柳絮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颓垣欹病树”用来表现什么情感?
河流的意象在诗中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