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1: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1:41
孔巢父,竹溪流。
竹溪之水可饮牛,胡为去干肉食谋?
孔巢父,盍归来?
河北虎幸毙,河中虎方威。
孔巢父,不归去。
十年东海迷烟雾,钓竿空负珊瑚树。
孔巢父啊,你在竹溪旁流连,
那竹溪的水可以让牛饮,
为何要去追求肉食的谋划呢?
孔巢父,何不回到这里?
河北的虎已幸而死去,
而河中的虎却依然威风凛凛。
孔巢父,不要再迟疑,
十年来在东海迷失于烟雾之中,
钓竿空空,无法钓上珊瑚树的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孔巢父”是对孔子的尊称,表达了对其智慧和德行的向往。竹溪流象征着清净与自然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杨维桢是元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孔巢父》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话孔子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孔巢父》是一首蕴含深意的古诗,通过对孔子这一文化符号的召唤,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描绘的竹溪流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而对孔巢父的呼唤则暗示了对智慧与仁爱的向往。
诗歌结构紧凑,层层递进。开头几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读者思考,为什么要追求肉食的奢华,而忽视了身边的自然和简单生活。接着提到河北虎的幸毙,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河中虎的威风则象征着外界的压力与挑战。
诗的最后两句显得尤为沉重,表达了诗人十年来对理想的追求,却始终迷失在烟雾之中,钓竿空负,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这种情感的纠结与无奈,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孔子的呼唤,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无奈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孔巢父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竹溪”象征什么?
“十年东海迷烟雾”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维桢与白居易的诗歌都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但白居易的风格更为直白,情感更为激烈,而杨维桢则通过细腻的意象与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