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城子 其一 王臣留别》

时间: 2025-05-11 18:07:38

诗句

沅兰澧芷赋南游。

路悠悠。

不胜愁。

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

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

飘然书卷客荆州。

尽可留。

更无忧。

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

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8:07:38

原文展示

江城子 其一 王臣留别
作者: 俞樾

沅兰澧芷赋南游。路悠悠。不胜愁。
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家室艰难无限事,嗤仲路,只轻裘。
飘然书卷客荆州。尽可留。更无忧。
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他日归来同话旧,歌郢曲,答齐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在南方的游历中,我看到沅江、澧水边的兰草和芷草,感慨路途漫漫,心中难免愁苦。幸好有故人的深厚情谊来慰藉,虽然家庭生活艰难,却仍然要轻装前行。
我心怀书卷,像个游子在荆州飘泊,心中无忧。十幅船帆将我送往洞庭湖的秋色,等我将来归来时,定要与旧友畅谈当年,唱郢歌,回忆齐国的乐章。


注释

字词注释

  • 沅兰:指沅江边的兰草。
  • 澧芷:指澧水边的芷草。
  • 绸缪:指精心安排、准备。
  • 仲路:指友人,古时称朋友为“仲”。
  • 飘然:形容轻松自在的样子。
  • 蒲帆:指用蒲草制成的船帆。
  • 洞庭:洞庭湖,是古代著名的水域。
  • 郢曲齐讴:分别指古代的歌曲,郢曲与齐国的乐曲。

典故解析

  • 沅、澧:二水出自湖南,诗人以之引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 荆州:古代荆州为文化重地,诗人借此表达自己的书卷气和游子之感。
  • 郢、齐:古代的两国,诗人用它们的乐曲来引入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樾,清代诗人,字秋实,号涟溪,晚号冥庵,生于1816年,卒于1885年。他以诗、文、学、书四绝闻名于世,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风貌,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离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江城子》通过描绘南游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与对友人的珍惜。开篇即通过“沅兰澧芷”营造出一幅优美的自然画面,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情感。接着“路悠悠,不胜愁”则突出了离别的忧伤,尽管路途遥远,但内心的愁苦却无法避免。

诗中提到的“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显示了友谊的珍贵和支持,暗示了在困境中有朋友的陪伴是多么的重要。接下来的“家室艰难无限事”,反映了生活的压力,然而“只轻裘”则表达了作者的豁达与乐观,轻装上路,心中无忧。

最后,诗人以“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结束,展现了对未来旅程的向往与期待。通过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整首诗充满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令人展现出一种超越现实困境的精神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沅兰澧芷赋南游:诗人描绘南游的美景,引出游历的背景。
  • 路悠悠。不胜愁:虽然路途悠长,但内心却难以摆脱愁苦。
  • 赖有故人情重代绸缪:幸有故人厚情滋润,给予关怀与支持。
  • 家室艰难无限事:家庭生活困顿,事物复杂。
  • 嗤仲路,只轻裘:对友人的称呼,同时表明自己只携轻装出行。
  • 飘然书卷客荆州:自喻为书卷气的游子,形象生动。
  • 尽可留,更无忧:心无挂虑,享受当下的自由。
  • 十幅蒲帆遍访洞庭秋:象征着理想的旅行和未来的愿景。
  • 他日归来同话旧:设想未来重聚的美好情景。
  • 歌郢曲,答齐讴:通过音乐回忆过去的友谊与欢乐。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沅兰澧芷”比喻美好环境,展现自然之美。
  • 对仗:整首诗运用了对仗的手法,增加了韵律感,如“路悠悠。不胜愁”。
  • 象征:蒲帆、洞庭等意象象征着希望与自由。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尽管生活艰难,仍然能够在友谊中找到慰藉与力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沅兰、澧芷:象征美好的自然与故乡情怀。
  • 故人:体现了珍贵的友情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 蒲帆:象征着自由的旅行与对未来的向往。
  • 洞庭: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历史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沅兰澧芷”主要指什么? A. 诗人的朋友
    B. 自然景物
    C. 生活琐事
    答案:B

  2. “只轻裘”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沉重感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联提到的“歌郢曲,答齐讴”意味着什么? A. 对过往的怀念
    B. 对未来的展望
    C. 对友谊的祝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以“江城子”命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与豪情。
  • 李白的《将进酒》: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悟,展现了豪放的个性。

诗词对比

  • 俞樾与苏轼的《江城子》均以“江城子”为题,但表达的情感各有不同。俞樾更偏重于离别的愁苦与友谊的温暖,而苏轼则展现了豪放与生命的短暂,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典诗词选》
  3. 《诗词鉴赏与创作》

以上便是对《江城子 其一 王臣留别》的全面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的魅力。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秋登佛川南峰怀裴例 赋得谢墅送王长史(其墅即昼七代祖吴兴守旧居) 题湖上草堂 相和歌辞。短歌行 夏日与綦毋居士昱上人纳凉 陪颜使君饯宣谕萧常侍 问遥山禅老 秋晚宿破山寺 奉和陆使君长源夏月游太湖(此时公权领湖州) 日曜上人还润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去故纳新 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重三迭四 骨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铅泪 惨无人理 衣租食税 包含拧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送的成语 户字头的字 修辞立其诚 寒山片石 帉帨 百废俱举 榔梅 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