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9:3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9:32:05
黄钟乐·铜鼓
苔花清涩怒蛙喑。
横海登坛谁在,珠薏恨难任。
分付马流人惜取,金钗敲唱武溪深。
铜柱而今都陆沈。
愁绝鼓鼙声死,天地久萧森。
呼起云雷寒碧动,夔龙醒也夜沈吟。
苔藓上的花朵清新而娇嫩,蛙声低沉而无力。
谁在海边登上高坛,珠子和薏米的恨意无法承受。
嘱咐马流的人要珍惜,金钗敲击着武溪的深处。
如今铜柱都已沉没入陆地。
愁苦使得鼓声和战鼓都已消亡,天地间长久地萧条寂静。
呼唤云雷,寒冷的碧空在动荡,夔龙也在夜里低吟。
黄咏雩,近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年代,其诗风受传统文化影响,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黄咏雩的作品多具有深刻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感。
本诗创作于1939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诗人借古诗表达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及对过往繁华的怀念。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时代的悲哀和个人的无奈。
《黄钟乐·铜鼓》是一首情感丰富、意象深邃的诗作。开头以“苔花清涩怒蛙喑”引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荒凉的氛围,鲜活的苔花与沉闷的蛙声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自然之美与现实之苦的冲突。接下来的“横海登坛谁在,珠薏恨难任”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失去的感慨,诗人似乎在追忆往昔的辉煌,却又因对现状的无奈而感到痛苦。
在中段“分付马流人惜取,金钗敲唱武溪深”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呈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金钗的敲击声仿佛在诉说着过往故事。结尾部分“愁绝鼓鼙声死,天地久萧森”则是情感的高潮,愁苦的情绪通过“鼓鼙声死”这一强烈的意象,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破坏与失落的深刻感受。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的渴望与期待,情感深邃而复杂。
诗中“苔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战争的残酷
C. 国家繁荣
“愁绝鼓鼙声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战争的痛苦
诗中提到的“夔龙”象征什么?
A. 力量与希望
B. 绝望与沉沦
C. 美丽与珍贵
答案: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能够更好地理解《黄钟乐·铜鼓》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