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遂平馆舍和褚筠心前辈韵 其一》

时间: 2025-04-26 20:50:03

诗句

几日看红叶,重来荫绿天。

霜华凭点缀,树影得清圆。

读画云生壁,敲诗砚滴泉。

仆人贪偃卧,那解爱便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0:03

原文展示:

几日看红叶,重来荫绿天。
霜华凭点缀,树影得清圆。
读画云生壁,敲诗砚滴泉。
仆人贪偃卧,那解爱便妍。

白话文翻译:

这几天我看到了红叶,今天又回到这片绿荫下。
霜降后,叶子点缀着大地,树影显得清晰而圆润。
我在墙上读着画,仿佛云彩从壁上生出,
敲击诗砚时水珠滴落如泉。
我的仆人贪图安逸地卧着,
却不懂得这份美的爱意。

注释:

  • 红叶:指秋天的枫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 荫绿天:绿荫蔽日的景象,表现出一种幽静的环境。
  • 霜华:霜的光辉,形容霜降后自然界的美景。
  • 云生壁:指画中云彩的生动表现,生动形象。
  • 砚滴泉:指在砚台上写字时,水滴落下的声音,寓意着灵感的涌现。
  • 仆人贪偃卧:形容仆人懒惰地躺着,缺乏对美的欣赏。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涉及的意象,如红叶和霜华,常常用来象征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暗示人的心境和对美的感悟,同时也反映了对日常生活的哲理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嗣龙(约1620-1700),字佩兰,号竹溪,晚清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山水和人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作者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歌鉴赏:

陈嗣龙的《遂平馆舍和褚筠心前辈韵 其一》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冬之交的美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开头几句“几日看红叶,重来荫绿天”直接引入诗的主题,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接着“霜华凭点缀,树影得清圆”进一步描绘了霜降后的自然景观,树影的清晰与圆润,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

在描绘自然之余,诗人再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提到“读画云生壁,敲诗砚滴泉”,表达了在静谧环境中创作诗歌的乐趣与灵感,仿佛云彩在墙上生长,带来无尽的遐想。而最后两句则带有一丝戏谑,仆人懒散的状态与诗人对美的热爱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人们常常沉溺于物质享受,忽略了生活中真正值得珍惜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物活动的结合,展现出一种闲适而深邃的哲理,令人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几日看红叶:几天前我看到了红叶,表达了诗人对季节的关注。
    • 重来荫绿天:今天再次回到这片绿荫之地,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依恋。
    • 霜华凭点缀:霜降后,白霜点缀在树叶上,增添了美感。
    • 树影得清圆:树影透出清晰的轮廓,给人以宁静感。
    • 读画云生壁:在墙上欣赏画作,云彩仿佛从壁上生出,生动而富有诗意。
    • 敲诗砚滴泉:敲击砚台时,水珠像泉水一样滴落,象征着灵感的涌现。
    • 仆人贪偃卧:仆人懒惰地横卧,表现出对生活的无所顾忌。
    • 那解爱便妍:他并不理解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爱,形成讽刺。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云生壁”,将画作比作生动的自然景象。
    • 拟人:霜华和树影被赋予了生命与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读画云生壁,敲诗砚滴泉”,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同时反映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漠视,激起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珍惜。

意象分析:

  • 红叶:象征着秋天和生命的无常,诱发思考。
  • 绿荫:代表宁静和安逸的生活。
  • 霜华:象征着清晨的美丽,增添了自然的诗意。
  • 树影:隐喻生活的影像,令人在静谧中思考。
  • 诗砚:象征文人生活的必需品,体现了创作过程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红叶”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凋零
    • C. 夏天的繁茂
    • D. 冬天的寒冷
  2. “仆人贪偃卧”中,仆人的状态如何?

    • A. 勤奋工作
    • B. 懒散无所事事
    • C. 与人交谈
    • D. 读书写字
  3. 诗人通过哪种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A. 直接叙述
    • B. 描绘自然景象
    • C. 讲述故事
    • D. 进行议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陈嗣龙的这首诗更注重细腻的自然描绘和内心的感受,而王维则通过山水的形象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昼睡闻雁 净远亭晚望 谢叶叔羽总领惠双淮白二首 月台夜坐二首 盱眙军无梅,郡圃止有蜡梅两株二首 新安江水自绩溪发源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三 至节宿翁源县与叶景小酌 再病书怀呈仲良 约刘彦纯会建安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词锷 竹字头的字 药到病除 跋前踬后 遁开头的成语 善自处置 丽妲 越俎代谋 儿字旁的字 包含眦的词语有哪些 双人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肫然 酌盈剂虚 婪官 尢字旁的字 千刀万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