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9:20
法驾导引 饥乌
作者:陈维崧 〔清代〕
饥乌噪,饥乌噪,毛羽忒摧颓。
故国稔经霜雪满,他乡错料稻粱肥。
曛黑只飞飞。
饥饿的乌鸦在叫,饥饿的乌鸦在叫,羽毛显得十分枯萎。
故乡的田地已经经历了霜雪的侵袭,稻谷和粮食在他乡却丰腴美好。
黄昏时分它们只能在空中飞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其意蕴深厚,反映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及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20-1680),字仲明,号青松,江苏人,清代著名诗人、词人。生于动荡时期,身世坎坷,早年与清军斗争,后归隐山林。他的作品多表现游子心情与故乡情怀,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陈维崧的流亡生涯,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以及颠沛流离的苦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困苦。
《法驾导引 饥乌》通过饥饿的乌鸦这一意象,深刻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开头两句以“饥乌噪”反复呼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让人感受到饥饿与无助的无奈。乌鸦作为常见的哀鸣者,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接下来的“故国稔经霜雪满,他乡错料稻粱肥”一句,鲜明对比了故乡的贫瘠与他乡的丰饶。表现了作者对故土的怀恋,虽身处异乡,物质的富足却无法弥补内心的空虚与思乡之情。这种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突显了游子心中的苦闷。
最后一句“曛黑只飞飞”意象生动,表现了乌鸦在黄昏时分的孤单飞翔,象征着游子无处归宿的漂泊感,给人以深深的惆怅与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及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饥乌噪,饥乌噪,毛羽忒摧颓。
故国稔经霜雪满,他乡错料稻粱肥。
曛黑只飞飞。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饥饿的乌鸦象征困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无奈,反映了游子心中的孤独与苦闷,展现了深厚的乡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饥乌”所指的是什么?
“故国稔经霜雪满”中的“霜雪”象征着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静夜思》 - 李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