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木兰花慢·拥都六冠盖》

时间: 2025-07-12 04:02:52

诗句

拥都六冠盖,瑶圃秀,转春晖。

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

追随。

旧家谁在,但千年、辽鹤去还归。

系马凤凰柱,倚弓玉女窗扉。

江头花落乱莺飞。

南望重依依。

渺天际归舟,云间汀树,水绕山围。

相期。

更当何处,算古来、相接眼中稀。

寄与兰成新赋,也应为我沾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4:02:52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拥都六冠盖
作者:元好问

拥都六冠盖,瑶圃秀,转春晖。
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
追随。旧家谁在,但千年辽鹤去还归。
系马凤凰柱,倚弓玉女窗扉。
江头花落乱莺飞。南望重依依。
渺天际归舟,云间汀树,水绕山围。
相期。更当何处,算古来相接眼中稀。
寄与兰成新赋,也应为我沾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作者对于往昔繁华与现状的感慨。词的开头提到“拥都六冠盖”,象征着曾经的荣耀和繁华,接着提到“瑶圃秀”,指的是美丽的园林,春光依旧。然而,作者感到“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表达了对旧时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往昔已去,人事已非。接着追问旧时故人,感慨“千年辽鹤去还归”,寓意着时光荏苒,曾经的美好难以重现。

词中描绘了系马于“凤凰柱”,依靠在“玉女窗扉”,展现了一种幽静的场景。随之而来的是“江头花落乱莺飞”,再现春天的生机,却也带来一种无奈的流逝感。“南望重依依”,表达了对故地的眷恋与依依不舍。最后,作者感叹“更当何处”,古往今来,相聚相别似乎都很稀少,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新作的期待。

注释

  • 拥都:指拥有都市的繁华。
  • 六冠盖:形容重重的冠冕,象征权势与荣耀。
  • 瑶圃:美丽的园林。
  • 怅华屋:感慨华丽的房屋。
  • 丘山零落:山丘已废弃,象征衰败。
  • 千年辽鹤:象征长久的事物,辽鹤常被视为长寿的象征。
  • 凤凰柱、玉女窗:传达出一种优雅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1250-1320),字仲明,号天池,元代著名诗人、词人、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摸鱼儿》等。他的诗词充满了对历史的深思与对现实的反思,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该词作于元代,正值元朝统治下社会动荡,历史变迁使得许多人对往昔的繁华感到惋惜,元好问借此表现个人的情感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木兰花慢·拥都六冠盖》是一首充满怀旧情怀的词作。开篇便以“拥都六冠盖”引入,展现出一种曾经的辉煌与荣耀,随后通过“瑶圃秀,转春晖”描绘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面,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接下来的“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则转向了对现实的失落与惋惜,形成鲜明对比。这种情感的反转让人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复杂与深邃。

词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千年辽鹤”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转瞬即逝,同时也在呼应古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而“系马凤凰柱,倚弓玉女窗扉”则构建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使得词作在抒情的同时,也呈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整首词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地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邃,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拥都六冠盖:赞美曾经的繁华与荣耀。
  • 瑶圃秀,转春晖:描绘美丽的园林与光辉的春天。
  • 怅华屋生存,丘山零落,事往人非:感慨曾经的辉煌与现在的落寞。
  • 追随。旧家谁在,但千年辽鹤去还归:追问往昔的故人,感叹岁月流逝。
  • 系马凤凰柱,倚弓玉女窗扉:描绘静谧的场景,营造一种幽雅的气氛。
  • 江头花落乱莺飞。南望重依依: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故地的依恋。
  • 渺天际归舟,云间汀树,水绕山围:展现自然景色,传达一种宁静的思绪。
  • 相期。更当何处,算古来相接眼中稀:感慨人与人之间相聚的难得。
  • 寄与兰成新赋,也应为我沾衣: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希望能有新的作品传递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千年辽鹤”比喻长久的陪伴。
  • 拟人:将“花落乱莺飞”赋予生命,增强情感的生动性。
  • 对仗:如“系马凤凰柱,倚弓玉女窗扉”的对称结构,增添了词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失落,渗透着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情味,体现了元好问对人生变化的哲思。

意象分析

  • 六冠盖:象征权力与荣耀。
  • 瑶圃:代表美好的理想与生活。
  • 丘山零落:象征衰败与失落。
  • 千年辽鹤:象征长久与陪伴。
  • 凤凰柱、玉女窗:传达出优雅与宁静的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拥都六冠盖”中的“六冠”象征什么?

    • A. 权力与荣耀
    • B. 物质财富
    • C. 自然美景
  2.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

    • A. “怅华屋生存”
    • B. “旧家谁在”
    • C. “江头花落乱莺飞”
  3. 诗中提到的“千年辽鹤”主要象征什么?

    • A. 年龄
    • B. 时间的流逝
    • C. 归属感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词多以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著称,而元好问的词则更显沉重与历史感。
  • 辛弃疾的词往往充满豪情与壮志,而元好问则在怀旧中蕴含哲思,展现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元好问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江南春色 汉宫春 眼儿媚(春愁) 醉花阴(再用前韵) 滴滴金 最高楼(咏梅) 品令(咏雪梅) 浪淘沙(梅) 柳梢青 浣溪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捔力 蒙恩被德 持刀执棍 反省 鹿字旁的字 插圈弄套 水字旁的字 心粗胆壮 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离削自守 弓字旁的字 寿不压职 李法 糹字旁的字 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包含状的成语 私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