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7:06: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7:06:59
丁孝子行
作者:杨维桢 〔元代〕
孝子兰,刻木肖母颜。
木有神,痛相关。
况我孝子有母,上堂问安否,
母胡为,双目瞽。
母瞽扪壁行,行听孝子声。
孝子泣母舐母目,何时仰见天日星。
朝舐瞽,莫舐瞽,一日二日百里程。
母瞽豁然而月明,邻里交相贺,
母如长夜再生明。
孝子名上达天听,华表柱为孝子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孝子对母亲深厚的孝心。孝子用木雕刻出母亲的容貌,表现出他对母亲的思念。木雕仿佛带有灵性,令人感到痛苦。更何况我这位孝子还有母亲在世,我前去问候她,她为何双目失明呢?母亲虽然看不见,但她借着触摸墙壁来走动,能听到孝子的声音。孝子眼泪汪汪,舔舐母亲的眼睛,何时才能让她重新看见阳光和星星呢?每天我都舔舐她的眼睛,日复一日,走了百里路。终于,母亲的眼睛在月光下豁然开朗,邻里们纷纷来庆贺,母亲仿佛在漫长的黑夜中重新看到了明亮的光明。孝子的名声传遍天听,华表上竖立起他的孝德标志。
杨维桢(1280-?),元代诗人,字子昂,号云溪,浙江人。以诗、词、文三绝而著称,尤以诗名扬。其诗风多表现对亲情的深切关怀,情真意切。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家庭伦理和孝道思想依然是人们心中的重心。杨维桢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关爱和对孝道的推崇,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和人们对家庭的重视。
《丁孝子行》不仅是一首歌颂孝道的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家庭伦理画卷。诗中通过孝子的细腻情感和不懈努力,展现了母子间深厚的感情。开篇以“孝子兰,刻木肖母颜”引入,象征着孝子的纯洁心灵和对母亲的崇高敬意。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母亲失明的状况,突显了孝子的痛苦与无奈。孝子不仅用手心舔舐母亲的眼睛,更是用心灵去感受母亲的痛楚。诗中反复提到的“瞽”字,像是对失明的深刻反思,暗示了对母爱的追求和渴望。最后母亲的“豁然”与“邻里交相贺”,让人感受到孝道的力量,也让人看到希望的光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令人动容,既是对孝道的礼赞,也是对人性光辉的深刻探讨。
整首诗通过描绘孝子的深情与不懈,传达了孝道的重要性与人性的光辉。诗中对母爱的刻画,既表现了孝子的无私奉献,也传递了人们对亲情的向往和追求,形成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情感共鸣。
诗中“孝子兰”主要意指什么?
“母瞽扪壁行”中的“瞽”指的是什么?
诗中体现出孝子对母亲的情感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