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严滩》

时间: 2025-04-26 19:19:59

诗句

汉皇故人钓鱼矶,渔矶犹昔世人非。

青松满山响樵斧,白舸落日晒客衣。

眠牛立马谁家牧,鸂鶒鸬鹢无数飞。

嗟余漂泊随饘粥,渺渺江湖何所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9:59

原文展示:

汉皇故人钓鱼矶,渔矶犹昔世人非。
青松满山响樵斧,白舸落日晒客衣。
眠牛立马谁家牧,鸂鶒鸬鹢无数飞。
嗟余漂泊随饘粥,渺渺江湖何所归。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皇帝曾经的老朋友在钓鱼的矶头,然而如今的渔矶与昔日人世已然不同。
青松满山,响起樵夫劈斧的声音,白色的船只在落日的映照下晾晒着旅人的衣物。
躺着的牛和站着的马,究竟是哪家牧人呢?鸳鸯和鸬鹚无数飞翔。
我感叹漂泊随同着一碗碗的粥,渺茫的江湖我又将何处归去?

注释:

  • 钓鱼矶:指钓鱼的岸边。
  • 渔矶:渔夫聚集的地方。
  • 樵斧:砍树的斧头。
  • 白舸:白色的船只,通常指小船。
  • 晒客衣:把旅人的衣服晒干。
  • 眠牛立马:形容农村的宁静景象。
  • 鸂鶒鸬鹢:指水鸟,象征自然的生机。
  • 漂泊:流离失所,四处游荡。
  • 饘粥:稀饭,指简单的饮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晚号桃花庵主,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文学家。他生于苏州,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于世,同时也因其豪放不羁的性格而受到后人的喜爱。

创作背景:

《严滩》创作于唐寅晚年时期,正值他人生的低谷,经历了政治失意与家庭变故的他,常常感到孤独与漂泊。这首诗表现了他对故人和往日生活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现状的无奈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严滩》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与人生感慨的诗。诗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江边景象,使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简单。然而,诗人将个人的漂泊与江湖的茫然交织在一起,表达了他对故人、故地的思念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开篇提及“汉皇故人钓鱼矶”,引出诗人对往昔的追忆,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怀念,也是对历史的反思。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青松”和“樵斧”的对比,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然而这一切的美好却被“嗟余漂泊”所打断,显示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一句“渺渺江湖何所归”,不仅是对生活迷茫的感叹,更是对未来的无尽思索。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的交融中,表现了唐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敏感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皇故人钓鱼矶:提到历史上的人物,显示出诗人对古代的怀念。
  2. 渔矶犹昔世人非:强调时代的变迁,过去的人与事已不再。
  3. 青松满山响樵斧:描绘了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生机。
  4. 白舸落日晒客衣:以落日与白舸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5. 眠牛立马谁家牧:引发对乡村生活的思考,增加诗歌的乡土气息。
  6. 鸂鶒鸬鹢无数飞:描绘了自然的繁荣,象征着生命的自由与活力。
  7. 嗟余漂泊随饘粥: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无奈与感叹。
  8. 渺渺江湖何所归:结尾的发问,流露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眠牛立马”,形成对称美感。
  • 比喻:将江湖比作人生的旅程,暗示漂泊的无奈。
  • 拟人:通过“青松满山响樵斧”使自然生动起来。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与对生活状态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形成了一种深邃的孤独感,展现了唐寅内心的挣扎与渴望归属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钓鱼矶:象征着安逸的生活与友谊。
  2. 青松: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
  3. 白舸:代表着旅途与流浪。
  4. 眠牛立马:反映了乡村的宁静与简单生活。
  5. 鸳鸯与鸬鹚:象征着自然的生机与自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汉皇故人”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 A. 刘邦
    • B. 汉武帝
    • C. 汉昭帝
    • D. 汉光武帝
  2. “青松满山响樵斧”中的“樵斧”指的是什么?

    • A. 渔具
    • B. 斧头
    • C. 工具
    • D. 鱼竿
  3.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怀念与无奈
    • C. 愤怒
    • D. 爱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杜甫的《登高》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1. 唐寅《严滩》 vs 李白《早发白帝城》

    • 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的思考,但唐寅更侧重于内心的漂泊感,而李白则充满了对前路的期待与豪情。
  2. 唐寅《严滩》 vs 杜甫《登高》

    • 杜甫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困境,唐寅则在自然与人生的结合中表达个人情感,二者在风格与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选》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九日僧舍偶成 九日登玉霄峰五首 其五 九日诸生携酒饮白沙醉中和答 其一 九日凤山载酒 九日登高分得菊字 其一 九日贵客入山地狭不足以容歌舞故作 九日袁惟学邀南园登高病不赴 九日中原露台登高示同游诸子 九日登翠帘山 九日阻雨晚晴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义气相投 入字旁的字 按图索骥 首参 矫情干誉 施谋用计 衙戟 立字旁的字 卷端 难割难舍 镂心呕血 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鸦臼 見字旁的字 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魚字旁的字 四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