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无题》

时间: 2025-05-13 00:10:08

诗句

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

巨笔着文章,死亦鬼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0:10:08

原文展示:

无题
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
巨笔着文章,死亦鬼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个人肩负道义,活着就是一个杰出的人;用巨大的笔书写文章,死后也会成为鬼神中的英雄。

注释:

  • 铁肩:形容人肩负重任,坚定不移。
  • 道义:指社会的正义和道德责任。
  • 人杰:指卓越的人才或英雄。
  • 巨笔:形容写作才华出众,能够书写出伟大的作品。
  • 鬼雄:指死后仍被人们尊敬和铭记的英雄。

典故解析:

本诗的“铁肩担道义”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强调文人不仅要有才华,更要有担当;“死亦鬼雄”则体现了古人对英雄的崇敬,认为真正的英雄即使死去也会被后人铭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他的作品常以清新俊逸、风趣幽默著称,尤其擅长山水、花鸟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唐寅的晚年,正值他经历仕途失意和生活困顿的时期。他以诗歌表达自己对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责任的思考。

诗歌鉴赏:

唐寅的《无题》以铿锵有力的笔触,展现了一个文人应有的气概与理想。诗的开篇“铁肩担道义”将道德责任的重量比喻为铁,彰显出诗人坚定的信念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继而“生为人杰”则强调了这种责任感赋予了他卓越的价值,让他在历史的洪流中闪光。

接着,诗人以“巨笔着文章”来表现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表现了他对文人身份的自豪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死亦鬼雄”一语,表现了诗人对死亡的思考,以及对英雄主义的推崇,强调一个人的才华与道德在生死之间的永恒价值。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真挚,表现了唐寅作为一个文人对社会、对自我的深刻认识与反思,展现了他虽身处逆境但仍不屈服的精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铁肩担道义:用“铁肩”比喻坚定不移的责任感,强调担当。
  2. 生为人杰:强调生命的价值与成就。
  3. 巨笔着文章:形容写作能力出众,创造出动人的作品。
  4. 死亦鬼雄:形容即使死去,仍能被人们铭记,成为英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铁肩”比喻为肩负责任,表现责任的重大。
  • 对仗:整首诗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通过“巨笔”表现诗人自信的写作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核心思想是强调文人的社会责任与个人理想,即使在困境中也要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追求卓越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肩:象征责任与担当。
  • 巨笔:象征文才与创作能力。
  • 鬼雄:象征英雄与不朽的价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唐寅的“铁肩担道义”主要表达什么? A. 个人的荣华富贵
    B. 社会责任和担当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B

  2. 填空题:整首诗强调即使死去也能被人铭记的是___。 答案:鬼雄

  3. 判断题:诗中“巨笔”形容的是唐寅的画技。 答案:错误(“巨笔”指的是写作能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展现文人对理想的坚持与追求。

诗词对比:

  • 唐寅 vs. 李白:两者均强调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但唐寅更侧重于道德担当,而李白则更多歌颂自由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唐寅诗文选》
  • 《明代诗歌研究》
  • 《唐寅传记与艺术成就分析》

相关查询

桂殿秋 桂殿秋 遄归 桂殿秋 醉行 桂殿秋 望月作 桂殿秋 雨后落桂满车 桂殿秋 其十七 凌烟崮 桂殿秋 劳山近区纪游 其十五 飞云瀑 桂殿秋 其十四 小赤壁 桂殿秋 其十三 登窑 桂殿秋 其十二 沙子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焚烬 蜂营蚁队 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属 摧眉折腰 美业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页字旁的字 岚岫 符牌 体国安民 不宣而战 禾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