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2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22:30
孤鸾•夜泊江干,赋得梦回时酒醉后思量着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醉乡堪徙。正李白为侯,刘伶为帝。乞得酒泉,我欲移家去矣。道遇卢生相揖,又拉入邯郸枕里。谓我愁城三匝,到此堪回避。忽移时画角驱蝴蝶。更欲度醉乡,大江阑止。猛看江头月,映澈芦花尾。回想佳人何处,依旧是愁城千里。再去苍茫难问,被三闾调戏。
在醉酒的乡土中,我想要迁徙。正如李白被任为侯,刘伶成为帝王。我渴望得到酒泉,想要迁家而去。在路上遇见卢生,互相揖礼,又被拉入邯郸的梦中。他说我在愁城徘徊了三圈,到这里真是可以暂时避开。忽然听到画角声响起,驱散了蝴蝶。更想要渡过醉乡,但大江却在这里停滞。猛然看向江头的明月,映照着清澈的芦花尾。回想那位佳人在哪里,依旧是愁城千里。再去苍茫的远方难以问询,竟然被三闾调侃。
作者介绍: 董以宁,明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及对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沉迷于酒乡与思乡情绪交织之际,反映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愁苦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酒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愁苦。开头部分提到“醉乡堪徙”,展现了诗人渴望逃离现实、寻求醉酒生活的心态。而提到李白与刘伶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象征着那种洒脱与自由的精神。诗人在与卢生的相遇中,再次回到梦境的意象,暗示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月亮与江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氛围。“猛看江头月,映澈芦花尾”一句,展现了月光与自然的和谐美。最后的“再去苍茫难问,被三闾调戏”则将愁苦与无奈推向高潮,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受愈发明显,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作者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又流露出对现实的感慨与无奈,展现了人生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些历史人物?
诗中“再去苍茫难问”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