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06:35: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06:35:53
风中柳•离别
作者: 彭孙遹 〔清代〕
槐树阴浓,小院晚凉时节。
别离可奈肠如结。
歌喉轻啭,听唱阳关彻。
情脉脉几回呜咽。
细语叮咛,道且自消停这歇。
灯火高城更未绝。
残妆重整,送向门前别。
拚今宵为伊啼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傍晚,槐树的阴影浓密,院子里显得格外凉爽。离别的情绪让人心如刀绞。歌声轻轻地吟唱着《阳关三叠》,令人心中无限感伤。几次情愫涌动,泪水几乎要流下。轻声叮咛,告诉彼此要好好待自己,暂且消停下来。灯火辉煌的城楼依旧未熄灭,妆容修整后,送别的时刻又要来临。为了今夜的离别,我愿意为你流泪。
作者介绍
彭孙遹(约1640年—约1709年),字默轩,号清华,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人生哲理和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在一个离别的场景中,反映了作者对亲友或爱人的深切思念与无奈。清代社会动荡,离别常常伴随在士人的生活中,表达出人际关系的脆弱与珍贵。
《风中柳•离别》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环境描绘,展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开篇以“槐树阴浓”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暗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接着,诗人用“别离可奈肠如结”的比喻,生动地表达了离别时的痛苦,仿佛心中结下了无数的情愫。诗中提到的“阳关”,不仅是对音乐的引用,更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随着情感的深入,“情脉脉几回呜咽”展现出诗人内心的柔情与不舍,令人感同身受。最后,诗人用“为伊啼血”来强化离别的悲痛,表达了对友人或爱人的深切依恋。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揭示了离别的痛苦与珍惜,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阳关”指的是哪段音乐?
A. 离别曲
B. 友情歌
C. 乡愁曲
诗人对离别的情感是怎样的?
A. 轻松
B. 痛苦
C. 无所谓
“灯火高城更未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希望
B. 无奈
C. 快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风中柳•离别》的情感深度及其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