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乔师召编修挽诗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8 21:01:54

诗句

禁林仙籍久通名,我里君门数送迎。

身病每劳分药裹,官閒时复对棋枰。

北堂萱草三年梦,东国鲈鱼万里情。

可是得归归便了,竟将勋业负平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1:01:54

原文展示: 禁林仙籍久通名,我里君门数送迎。身病每劳分药裹,官閒时复对棋枰。北堂萱草三年梦,东国鲈鱼万里情。可是得归归便了,竟将勋业负平生。

白话文翻译: 在禁林中久负盛名,我与君门频繁往来。身体不适时常常分药,官职闲暇时偶尔对弈。北堂的萱草寄托了三年的梦想,东国的鲈鱼勾起了万里的情怀。难道是得到了归宿就了结一切,竟然辜负了一生的功业。

注释:

  • 禁林:指翰林院,古代文人聚集之地。
  • 仙籍:指文人的名声。
  • 我里君门:指作者与乔师召的交往。
  • 分药裹:分发药物,指关心病中的朋友。
  • 官閒:官职闲暇。
  • 棋枰:棋盘,指下棋。
  • 北堂萱草:比喻母亲的思念。
  • 东国鲈鱼:比喻对家乡的思念。
  • 勋业:指成就和功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明代文学家、政治家,字宾之,号西涯,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是为悼念乔师召而作,乔师召是李东阳的朋友,也是一位文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乔师召去世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功业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乔师召生前的交往和死后作者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诗中“禁林仙籍久通名”一句,既表达了乔师召在文坛的声望,也暗示了作者与他的密切关系。“北堂萱草三年梦,东国鲈鱼万里情”则通过典故,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可是得归归便了,竟将勋业负平生”,则是对人生追求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人生真正价值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禁林仙籍”和“我里君门”展现了乔师召的文名和作者与他的交往。
  • 颔联:通过“身病每劳分药裹”和“官閒时复对棋枰”描绘了两人日常的交往和关心。
  • 颈联:通过“北堂萱草”和“东国鲈鱼”的典故,抒发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 尾联:通过“可是得归归便了”和“竟将勋业负平生”表达了对人生追求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典故:使用“北堂萱草”和“东国鲈鱼”的典故,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禁林仙籍”与“我里君门”,“身病每劳”与“官閒时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人生追求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禁林:象征文人的聚集地和文名。
  • 北堂萱草:象征母亲的思念和家的温暖。
  • 东国鲈鱼:象征对家乡的思念和远方的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禁林仙籍”指的是什么? A. 文人的名声 B. 文人的聚集地 C. 文人的作品 D. 文人的官职
  2. “北堂萱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母亲的思念 B. 家乡的思念 C. 文人的名声 D. 文人的官职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 A. 对功名利禄的追求 B. 对人生价值的反思 C. 对朋友的怀念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李东阳的其他悼念诗作,如《挽诗》等,以了解其对友情的表达和对人生思考的深度。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李东阳诗集》、《中国古代文学史》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水调歌头(壬寅十月二十四日饮少酒径醉拥案而寝。中夜酒醒次其韵作一篇) 醉思仙 百宜娇 二郎神 思佳客 浪淘沙 握金钗 握金钗 好事近 好事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包含盎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包含赃的成语 风流人物 托承 阜字旁的字 重此抑彼 医患 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盟员 龠字旁的字 嘶叫 秀才人情 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赤褐 悬鹑百结 走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