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北宋石经周礼残本》

时间: 2025-05-24 05:16:23

诗句

赤脚仙人下当宁,韩、范、富、欧名世辅。

是时海寓久乂安,文治张皇垂掌故。

写经镌石立汴都,判者宋祁后王洙。

下遴草泽上皇侄,赵、杨、张、谢章暨胡。

一行小篆一行隶,贵以古文存古意。

点画犹讲《说文》书,体裁不袭经生字。

岂意于今六百年,十二版耳仅流传。

小长芦叟秀野氏,二三策未见《周官》。

法帖谱系《兰亭》考,好事膻芗竞搜讨。

书家但解八法工,俗学安知六经宝。

一从大盗壅洪流,难向黄河沙底求。

独怪当年刻甫毕,便行新法废《春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5:16:23

原文展示

赤脚仙人下当宁,韩范富欧名世辅。
是时海寓久乂安,文治张皇垂掌故。
写经镌石立汴都,判者宋祁后王洙。
下遴草泽上皇侄,赵杨张谢章暨胡。
一行小篆一行隶,贵以古文存古意。
点画犹讲说文书,体裁不袭经生字。
岂意于今六百年,十二版耳仅流传。
小长芦叟秀野氏,二三策未见周官。
法帖谱系兰亭考,好事膻芗竞搜讨。
书家但解八法工,俗学安知六经宝。
一从大盗壅洪流,难向黄河沙底求。
独怪当年刻甫毕,便行新法废春秋。

白话文翻译

赤脚的仙人来到宁州,韩范和富欧名声显赫。
那时海内安宁已久,文治之世繁荣昌盛,历史典故流传。
在汴京,刻写经典镌刻在石上,审判者是宋祁和王洙。
从草泽中遴选出上皇的侄子,赵、杨、张、谢、章和胡等人。
一行是小篆,一行是隶书,珍贵的是古文保留了古意。
点画仍然讲究说文书,体裁没有模仿经书中的生字。
岂料到如今六百年过去,只有十二本流传下来。
小长芦的老者秀野氏,二三本策未能见到《周官》。
法帖谱系和兰亭考,热心人争相搜寻讨论。
书法家只懂得八法的技巧,世俗学问怎知六经的珍宝。
自从大盗阻塞洪流,难以在黄河沙底寻找。
独怪当年刚刻完,便实施新法,废除了《春秋》。

注释

  1. 赤脚仙人:指隐士或高人,强调其与世无争。
  2. 海寓:海内安定,寓意太平盛世。
  3. 镌石:刻写在石头上的经典。
  4. 宋祁、王洙:历史人物,文人学者。
  5. 小篆、隶书:两种汉字书写形式,分别代表古老和新兴书法。
  6. 经生字:指古代经典中的生僻字。
  7. 法帖谱系:指书法作品的目录和序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彭元瑞,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和书法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对古代经典的关注和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之时。彭元瑞通过对古典文献的追溯,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判。

诗歌鉴赏

彭元瑞的《题北宋石经周礼残本》以其独特的视角,探讨了传统文化的缺失与流失。诗中通过对古代经典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变迁。开篇的“赤脚仙人”引入了隐士的形象,代表着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与向往,而随后的“韩范富欧名世辅”则强调了当时的文人风采和文化氛围。整首诗在字句上层层递进,最终引入了对古籍流传的感慨,表现了作者对文化传承的忧虑。

在形式上,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与表现力。通过对书法的描述,彭元瑞不仅在赞美古文的美,更在暗示现代学者对古籍的忽视与误解。结尾处提到的“新法废春秋”,更是直接表达了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批判,折射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赤脚仙人下当宁”:隐士来到宁州,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 “韩范富欧名世辅”:提到当时名士,描绘出文化盛世的背景。
    • “是时海寓久乂安”:阐述了太平盛世的状态。
    • “文治张皇垂掌故”:文治的昌盛使历史典故得以流传。
    • “写经镌石立汴都”:汴京刻写经典,强调文化的载体。
    • ……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赵杨张谢章暨胡”,增强了语言的对称性。
    • 排比:通过一系列名家并列,突显出文化的繁荣。
    • 隐喻:如“独怪当年刻甫毕”,暗示了对传统的珍惜。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古代经典的追忆与现世文化的对比,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焦虑与对现代学术风气的批判,强调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1. 赤脚仙人:象征理想与追求,代表对文化的崇高理想。
  2. 汴都:历史文化的中心,象征着文化的繁荣。
  3. 书法:代表传统艺术,体现了文化的精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赤脚仙人”象征什么? A. 普通人
    B. 隐士或高人
    C. 官员

  2. 诗中提到的“新法废春秋”反映了怎样的态度? A. 对传统的尊重
    B. 对现代的赞美
    C. 对传统的批判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彭元瑞的《题北宋石经周礼残本》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历史的忧虑,但彭元瑞更强调文化传承的缺失,而杜甫则关注国破家亡的悲惨情景。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选》
  2. 《清代诗人研究》
  3. 《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
  4. 《古典文献学》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怨词 和车宜年自圆明园归道中作原韵 送胡季昭谪象州 长峡 送李芳生还白下 上报国寺毗卢阁 题邵大行薰亭 张德充别予之青州赋赠 春日金台怀钟黄山 怀王韦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鱼宴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日省月修 黄口小儿 比字旁的字 导以取保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猛古丁 顺昌之战 燕结尾的成语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4个火念什么字_4个火的汉字解析与拼音学习 厂字头的字 鹿剑 包含宴的成语 宿狡 匕字旁的字 巳字旁的字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