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村居四咏为区封君赋 其二 夏日》

时间: 2025-04-22 12:20:41

诗句

清和饶永日,骚雅重江乡。

河朔衔杯剧,高阳引兴长。

屐缘芳径湿,裳带茭荷香。

坐石疏松荫,时闻奏鼓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2:20:41

原文展示:

清和饶永日,骚雅重江乡。
河朔衔杯剧,高阳引兴长。
屐缘芳径湿,裳带茭荷香。
坐石疏松荫,时闻奏鼓簧。

白话文翻译:

在清和的季节里,阳光明媚而绵长,江乡的风景更加幽雅动人。
北方的水乡传来杯酒欢宴的盛情,高阳的日头引发我无尽的兴致。
木屐在芳香的路径上行走,衣裳沾染着茭白和荷花的芬芳。
我坐在石头上,享受着稀疏的松树荫凉,时而听到乐器的悠扬声响。

注释:

字词注释:

  • 清和:指天气清新和煦的时节。
  • 骚雅:形容风雅的情趣。
  • 河朔:指黄河流域的地区。
  • 衔杯剧:形容饮酒作乐的热闹场面。
  • :一种木屐,古代人常穿。
  • :衣裳。
  • 茭荷:水生植物,荷花的叶子和茭白的香气。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高阳”可以理解为高阳酒,象征着美好的宴乐。古代文人常在夏日聚会饮酒,留下许多美好诗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其伟,明代诗人,作品多描绘乡村景色和田园生活,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环境有关,反映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江乡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清和饶永日,骚雅重江乡",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风和日丽、风景如画的乡村场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接下来的“河朔衔杯剧,高阳引兴长”,则通过酒宴的热闹场景,体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中尽情欢庆的情感。

后两句“屐缘芳径湿,裳带茭荷香”,细腻地描绘了夏日湿润的道路和衣裳沾染的香气,营造出一种生动的自然气息。最后一句“坐石疏松荫,时闻奏鼓簧”,则将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可以听见那悦耳的音乐声,令人向往。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日乡村的宁静与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传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和饶永日:清新的天气和绵长的阳光,勾勒出一个温暖的夏日。
  • 骚雅重江乡:乡村的风雅气息更加浓厚,似乎在描述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地方。
  • 河朔衔杯剧:描写水乡人们饮酒作乐,场面热闹。
  • 高阳引兴长:高阳的阳光引发了诗人的兴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们的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画面。
  • 对仗:前后句式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夏日乡村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日:象征温暖、生命力。
  • 芳径:代表自然的美丽和芬芳。
  • 松荫:象征宁静与庇护,提供了避暑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骚雅”指的是什么? A. 高雅的情趣
    B. 乡村的喧嚣
    C. 诗人的心情

  2. “屐缘芳径湿”中的“屐”是什么? A. 一种鞋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3. 此诗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何其伟的《村居四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但前者侧重于夏日的热闹与生活气息,后者则更显静谧与深远。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卖花声 一醉 渑池道中 丙戌中秋口号 夏日遣兴三首 静夜思 咸阳有怀 送张直公归南郑拜省 鲁国太夫人杨氏挽诗三首 其三 题扇和张文伯韵 发浔江答费郡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东坡纸 伟论 何乐而不为 心领神悟 欠字旁的字 文字旁的字 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耂字旁的字 誓海盟山 闭拢 探觛 掩絶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四字头的字 不文不武 山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