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3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38:32
蝶恋花 闻声
作者: 沈谦 〔明代〕
料峭东风花树暝。月过窗纱,犹见残灯影。
香梦初回知害冷。彩云低唤何曾应。
玉漏迢迢嫌夜永。一点春莺,趱上相思症。
半晌隔楼还寂静。娇娥睡去檀郎醒。
春寒的东风轻拂,花树在夜色中显得模糊。月光透过窗纱,依稀可见残留的灯光影子。
初醒的香梦却让人感到凄冷,彩云低垂,呼唤着谁又曾回应。
时间流逝,愈发觉得夜晚漫长。一只春莺飞来,催促着相思的病症。
隔着楼房,半晌仍旧寂静。娇媚的女子沉沉入睡,而心爱的男子却已醒来。
“月过窗纱”可以理解为月光透过窗户,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常常用来表达思念的情感。此句在古诗中常以夜月来衬托思情。
作者介绍:沈谦,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以描写春景和爱情为主,常常融入细腻的心理描写。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寒之际,诗人可能经历了一段思念之情,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夜晚漫长的无奈。
《蝶恋花 闻声》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描绘了春夜的静谧和对爱人的思念。诗中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的“料峭东风”便勾勒出了一幅寒冷的春夜景象,伴随着月光和灯影,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清冷的氛围。“香梦初回知害冷”则将梦与现实的冷暖对比,表现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接下来的“玉漏迢迢嫌夜永”则通过时间的流逝,进一步增强了夜晚的漫长与孤独感。
而“娇娥睡去檀郎醒”一句,展现了男女之间的情感差异,女子沉沉入睡,而男子却因思念而难以入眠,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令人更加感受到相思的苦楚。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表现了爱恋中的孤独与思念,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孤独之感,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情感描写,传达出一种春夜的凄美与难以言表的相思之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玉漏迢迢嫌夜永”中“玉漏”指的是什么?
“娇娥睡去檀郎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彩云低唤何曾应”中“唤”字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沈谦的《蝶恋花 闻声》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前者更多表现春夜的孤独与思念,后者则融入了更多的细腻情感与生活场景。两者都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展现了情感的丰富性,但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各有千秋。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