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08:2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08:23:18
露下空阶寒漏咽。历历秋星,不及弯环月。分得清光仍皎洁。不辞孤影成凄切。长向秋来伤暗别。万事难忘,此恨何时绝。远梦无凭山万叠。连环已解愁香歇。
露水在空荡荡的台阶上滴落,声音似乎在低声哭泣。那闪烁的秋星,无法与弯弯的明月相比。我虽能分得那清冷的光辉,依旧感到孤独的影子令人凄凉。每当秋天来临,总是伤感于那无声的离别。万千事物难以忘怀,这份怨恨何时才能消除?远方的梦境无法依托,只能在重重山峦中徘徊。连环的愁苦已经解开,香气也随之消散。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44),字仲明,号惕叟,近现代著名诗人、学者。他曾在清华大学任教,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和传播,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蝶恋花》作于黄侃人生的某个阶段,正值其对生活感悟加深之时,时局动荡,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织,促使他对孤独和离别的深刻思考。
这首《蝶恋花》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伤感。开头的“露下空阶寒漏咽”以寒冷的露水声引入,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忧伤。接着,通过“历历秋星,不及弯环月”的比喻,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尽管秋星闪烁,但无法比拟那弯月的皎洁,象征着追忆往昔的美好。
接下来的“长向秋来伤暗别”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将秋天与离别相联系,传达出对逝去岁月的无奈与惋惜。末尾的“连环已解愁香歇”则表明尽管愁苦有所释放,但内心的空虚与失落依然存在,形成了一种对比,令整首诗更显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例如,“历历秋星”与“弯环月”的对比,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离别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往事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寒漏”指的是什么?
A. 温暖的阳光
B. 凄凉的露水声
C. 动人的旋律
“长向秋来伤暗别”中的“暗别”是什么意思?
A. 明亮的分别
B. 无声的离别
C. 轻松的告别
诗人通过“弯环月”来表达什么?
A. 对未来的希望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