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秋霁 九日灵佑宫登高,和棠村公作》

时间: 2025-05-08 11:24:03

诗句

戏马台荒塞雁杳,珠宫罩却烟霭。

市上吹箫,垆头击筑,旧日酒徒谁在。

朝衫典却,祇馀双鬓西风外。

嗟索米,辜负题糕,触目愁无赖。

呜驺喜至,佳客携樽,宣武风流叹难再。

倚高寒、帝京千里,桑乾水绕浑如带。

休蹙眉心远黛。

且凭杰阁,西山爽气飞来,萧萧落木,静闻天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1:24:03

原文展示

秋霁
九日灵佑宫登高,和棠村公作
作者: 徐釚 〔清代〕

戏马台荒塞雁杳,珠宫罩却烟霭。
市上吹箫,垆头击筑,旧日酒徒谁在?
朝衫典却,祇馀双鬓西风外。
嗟索米,辜负题糕,触目愁无赖。
呜驺喜至,佳客携樽,宣武风流叹难再。
倚高寒帝京千里,桑乾水绕浑如带。
休蹙眉心远黛,
且凭杰阁,西山爽气飞来,
萧萧落木,静闻天籁。

白话文翻译

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登上灵佑宫的高处,遥望四周,戏马台已然荒凉,塞外的雁影已不见踪影,珠宫之上笼罩着烟雾。市上悠扬的箫声,酒楼前的击筑声,昔日的酒徒已不知去向。只剩下朝衫已典的我,鬓发在西风中愈发苍白。叹息着索取米饭,却辜负了美味的糕点,看到眼前的景象,不禁愁苦无奈。呜呼,喜悦的驺马已经来到,佳客携着酒樽,昔日的宣武风流已然难再。倚靠着高处,眺望着千里的帝京,桑乾河水环绕如同带子。不要因远山黛色而蹙眉,且在高阁上,感受西山的清爽气息,听那萧萧落木声,静静聆听天籁之音。

注释

  • 戏马台:古时专供人们观看马匹表演的地方,现指荒凉的景象。
  • 珠宫:指宫殿,象征着繁华。
  • :一种古代乐器。
  • 击筑:古时歌唱时用筑子敲击伴奏。
  • 朝衫:指轻便的衣服,多用于朝廷。
  • 双鬓:形容鬓发,暗示年华已逝。
  • 宣武:指宣武门,象征着昔日的繁华与盛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釚,清代诗人,字敬之,号逸山。他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深厚的诗学修养而闻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九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昔日风流的追忆。重阳节与登高、赏菊相关,诗人借此表达个人情感,结合秋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诗歌鉴赏

这首《秋霁》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秋天的清新与凄凉。诗人首先以“戏马台荒塞雁杳”引入,展现出一种荒凉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随后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对市上吹箫、击筑的描绘,唤起了对往昔酒徒的怀念,反映出人事如梦的感叹。

“朝衫典却,祇馀双鬓西风外”中,诗人用双鬓的苍白来象征自己的老去,愈加深刻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尤其是“呜驺喜至,佳客携樽”一句,虽有佳客相聚的欢愉,但诗人心中对旧日风流的叹息依然浓厚,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几句,诗人倚高而望,环视千里帝京,桑乾河水如带,表现出一种开阔的视野与淡淡的愁绪。整体而言,诗作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秋天特有的清冷和孤独感,表露出诗人对人生、时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戏马台荒塞雁杳: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戏马台,暗示岁月的流逝与无情。
  2. 珠宫罩却烟霭:珠宫的奢华被烟霭掩盖,象征着曾经的繁华已不复存在。
  3. 市上吹箫,垆头击筑:市上乐声悠扬,暗示昔日的热闹与欢愉。
  4. 旧日酒徒谁在:感叹昔日好友已不在,增添了孤独感。
  5. 朝衫典却,祇馀双鬓西风外:表现出诗人的苍老与失落。
  6. 嗟索米,辜负题糕:对生活的失落与不满。
  7. 呜驺喜至,佳客携樽:虽有新友相聚,但心中难掩对往昔的怀念。
  8. 倚高寒帝京千里:展现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思念。
  9. 桑乾水绕浑如带: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美景。
  10. 休蹙眉心远黛:劝慰自己不要因为远山而忧愁。
  11. 且凭杰阁,西山爽气飞来:在高阁中感受自然的清新气息。
  12. 萧萧落木,静闻天籁:结束于对自然声音的陶醉与宁静的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桑乾水绕浑如带”,形象生动。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静闻天籁”,赋予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旧友旧事的怀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天:象征成熟与凋零,暗示人生的无常。
  • 戏马台:代表过去的欢乐与热闹。
  • 珠宫、烟霭:象征繁华的消逝。
  • 双鬓、西风:体现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苍老。
  • 西山爽气:象征自然的宁静与清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戏马台”主要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荒凉
    • C. 繁华
  2. “朝衫典却,祇馀双鬓西风外”中“西风”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欢快
    • B. 失落
    • C. 激昂
  3. 诗中提到的“佳客携樽”主要指代什么?

    • A. 朋友相聚
    • B. 亲人团圆
    • C. 生意往来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by 王维:涉及思乡与亲情的主题。

诗词对比

  • 《秋夕》 by 杜甫:同样描绘秋天的景象,但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深刻。
  • 《山中送别》 by 王之涣:与徐釚《秋霁》相似,均表现对秋天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对徐釚及其诗作的分析。
  • 《古诗词鉴赏》:关于古代诗词的写作技巧与风格。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山中得刘秀才京书 秋夜山中别友人 玩友人庭竹 叹花词 帝宫词 岛夷行 夜岩谣 天柱山赠峨嵋田道士 西山静中吟 忆四明山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五月繁体字怎么写?五月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力字旁的字 时暇 口如悬河 土五行常用字汇总_土五行汉字详解 哕心沥血 恩深爱重 吸引与排斥 凵字底的字 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整装 包含隐的成语 龍字旁的字 方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韋字旁的字 沉疴宿疾 身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身字旁的字 穴字头汉字大全_带穴字头的汉字详解 舟字旁的字 饭粝茹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