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38
诗词名称: 陌上花·闻董曾入同善社
作者: 黄光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枌榆社废无端,鶗鴂逗花酣叫。
李代桃僵,眼底故园凄断。
众芳可有金铃护,蘸梦绿阴残照。
欲因风寄问旧时莺燕,向谁啼笑。
忆芳亭静坐,饶沉醉着,万紫千红重劝。
一树梅花,早怕蔓藤奉绕。
笛声忽听杨枝折,更唱入云高调。
想如今纵有君房才思,语言难妙。
白话文翻译:
枌榆社没有任何缘由地衰败,杜鹃在花间醉叫。
李子代替桃子,眼中故乡的景象已凄凉断裂。
众多花朵是否有金铃来保护,梦中映着残余的绿荫与余辉。
想借风问问以前的莺燕,现在又向谁啼笑?
回忆在芳亭静坐,陶醉于万紫千红的美景。
一树梅花,早已害怕被藤蔓缠绕。
忽然听到笛声,杨枝被折,歌声更高远地传入云端。
如今即使有君房才思,然而语言却难以表达。
注释:
诗词背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与青春时光的怀念。首联“枌榆社废无端,鶗鴂逗花酣叫”以“社”的废弃象征着社团的衰败,暗示着人事的无常与变化。杜鹃的歌声则似乎在呼唤着过往的美好。接下来的“李代桃僵”则通过对比,表明了生活的无情与变迁。诗中通过“梦”与“旧时莺燕”的意象,进一步探讨了对往昔的追忆与难以言说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则充满了对美好景色的留恋,尽管“万紫千红”的景色如梦似幻,但却难掩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一树梅花,早怕蔓藤奉绕”,不只是对梅花的惋惜,更隐喻着对过往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惶恐。最后一句“想如今纵有君房才思,语言难妙”则是对当下才能与情感的无奈表达,诗人将自己的才思与情感的局限对比,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感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变迁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中提到的“枌榆社”象征着什么?
A. 美好的回忆
B. 社团的衰败
C. 春天的气息
D. 诗人的才华
“李代桃僵”意指什么?
A. 对比生活的变化
B. 旧时的友谊
C. 自然的美好
D. 诗人的孤独
诗中“万紫千红重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美好生活的珍惜
C. 对故乡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