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37:17
冷官无事辟矍圃,新亭峨峨立旧础。
编茅作盖士作阶,缚竹为栏纸为户。
一日畚插二日成,忽遣荆榛化堂宇。
坐依碧筱落襟袖,卧看青山到帚尘。
不知主人义何取,公然欲为亭作主。
疏狂幸许托圣明,奔走已复息旁午。
门前朅来举举士,墙角伫听渊渊鼓。
申令颇亦峻赏罚,进耦俨欲勒部伍。
金瓜声彻饿鸱鸣,白翎影作飞凫舞。
却愁手硬绕丛棘,更苦力薄怕强弩。
长短广狭上下旁,毕竟将心安何所。
乍喜骍弓渐调习,无那皮鹄偏抗拒。
裂帛一声忽破的,旁人大笑观若堵。
赖有先生能解嘲,底事将军不好武。
迩来半月颇滑溜,百发居然得十五。
翳我无心无不可,中固不恶否亦许。
平生百好百无成,学书学剑终何补。
况于此艺小尝试,无乃班门强弄斧。
引睡免辱文书翻,破闷犹贤博弈赌。
世无甘蝇与飞卫,亭中之人勇可贾。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37:17
冷官无事辟矍圃,新亭峨峨立旧础。
编茅作盖士作阶,缚竹为栏纸为户。
一日畚插二日成,忽遣荆榛化堂宇。
坐依碧筱落襟袖,卧看青山到帚尘。
不知主人义何取,公然欲为亭作主。
疏狂幸许托圣明,奔走已复息旁午。
门前朅来举举士,墙角伫听渊渊鼓。
申令颇亦峻赏罚,进耦俨欲勒部伍。
金瓜声彻饿鸱鸣,白翎影作飞凫舞。
却愁手硬绕丛棘,更苦力薄怕强弩。
长短广狭上下旁,毕竟将心安何所。
乍喜骍弓渐调习,无那皮鹄偏抗拒。
裂帛一声忽破的,旁人大笑观若堵。
赖有先生能解嘲,底事将军不好武。
迩来半月颇滑溜,百发居然得十五。
翳我无心无不可,中固不恶否亦许。
平生百好百无成,学书学剑终何补。
况于此艺小尝试,无乃班门强弄斧。
引睡免辱文书翻,破闷犹贤博弈赌。
世无甘蝇与飞卫,亭中之人勇可贾。
冷冷清清的官府没有事情,开辟了一个小园子,新亭子巍峨地建在旧的基础上。用茅草编成顶,士人们在上面踩着台阶,竹子做栏杆,纸做门。一天铲土,第二天就完工,忽然杂草丛生,化成了堂宇。坐在青翠的竹子旁,衣袖随风飘落,躺着看青山,尘埃飘荡。
不知道主人意欲何为,明目张胆地想当亭子的主人。疏狂的性情幸好可以托于明主,奔走之后又在正午时分停下来。
门前走来举荐的人,墙角静静地听着鼓声。发布的命令十分严格,有的士人俨然想要被编入队伍。金瓜的声音传来,饿鸱在鸣叫,白翎的影子像飞凫一样舞动。
只愁手硬缠绕在丛棘里,更苦的是力气薄弱,怕强弩。长短、宽狭、上下、左右,究竟要安慰内心,何处才好呢。
偶尔高兴于骍弓渐渐熟悉,却无奈皮鹄偏偏抗拒。裂帛声中忽然破裂,旁人大笑,像是堵在一起。
幸好有先生能解嘲,究竟将军为何不好武。最近半个月较为顺利,百发之中竟然得了十五。
不在意我无心的事,也没什么不可,心中本无恶,否定也可以。
一生中有百般喜好却一无所成,学书学剑又有什么用呢?
更何况这门小技艺的尝试,岂不是在班门前弄斧?
引导我入睡免受文书翻的羞辱,破闷也算比博弈和赌博要好。
世上没有甘蝇和飞卫,亭子里的人勇敢可以贾。
诗中提到的“班门弄斧”,出自《后汉书·班超传》,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显示出一种自不量力的态度。
作者介绍:韩崶,清代诗人,以诗风清新、风趣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韩崶闲暇之际,表达了他在建亭子、练弓等过程中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技艺的追求。
韩崶的《射圃草亭初成与同人较艺》是一首极具生活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亭子的建成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友人间互动的喜悦。诗的开头以“冷官无事辟矍圃”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仿佛透出一丝闲适。接着,诗人详细描绘了亭子的构建过程,从编茅、缚竹到杂草丛生,展现了他亲手参与的真切感。
诗中不仅有闲适的景象,还有对技艺的思考和反思。作者对射箭的练习,虽喜悦但也充满自嘲,尤其是“却愁手硬绕丛棘”的表述,显露出一种无奈和困惑。这种内心的挣扎与对技艺的追求,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最后,作者以“世无甘蝇与飞卫,亭中之人勇可贾”总结,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整体而言,诗作在轻松幽默的表面下,蕴藏着深刻的哲理,给人以启迪。
全诗围绕自然的闲适与生活的技艺进行探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中表现出对技艺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局限的认知。
诗中提到的亭子的构建主要使用了哪些材料?
诗中提到的“班门弄斧”是什么意思?
诗人对射箭的态度是怎样的?
与王维的《鹿柴》对比:
韩崶的作品更注重生活的细节与技巧,而王维则侧重于山水的意境和对自然的沉思。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使用上有明显的差异,各具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