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3:34: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3:34:58
《柳梢青》
平等平等,复过莱州,须行救拯。
害风儿阐化匀均,化良归善肯。
二仪三耀常为正。
察人心恰如斗秤。
若不高更没于低,
也神仙有应。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平等和公正的追求,提到莱州的救助行程和对人心的观察。诗人认为,只有在生活中保持均衡,才能实现善良与正义。人心的沉浮就像斗秤一样,若不高就会被压于低,而即使是神仙也有回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哲,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关注人性、社会的主题著称,作品多反映对社会公正的思考。
创作背景:
在元代,社会动荡与变革频繁,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平等、公正的追求,以及对人心的深刻洞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柳梢青》是一首关于平等与人性的深刻反思之作。诗中通过“平等平等”开篇,强调了人们对平等的渴望与追求。莱州的提及不仅是地理上的指向,更象征着对社会救助与关怀的呼唤。诗人在描绘“害风”时,暗示着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与偏见。二仪三耀的出现,使得诗歌的哲学层次得以提升,表达了对宇宙法则的敬畏以及对正义的向往。全诗使用了斗秤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人心的复杂与变化,暗示了要保持内心的平衡,才能实现真正的善良与公正。诗的末尾提到“神仙有应”,则传达出一种超然的信念,认为即使是高人也会受到世俗法则的影响,强调了人性与社会的一致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核心思想是对平等与公正的追求,反映了人心的复杂和对善良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莱州”象征着什么?
A. 地理位置
B. 社会救助
C. 个人名
D. 自然风景
“二仪三耀”主要反映了什么?
A. 人心的变化
B. 宇宙法则
C. 社会风气
D. 个人情感
诗中“斗秤”是用来比喻什么?
A. 人生经历
B. 人心的权衡
C. 自然现象
D. 友谊关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哲的《柳梢青》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关注社会与人心的变化,但王哲更强调平等与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痛心。两者在情感基调及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诗人关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