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及吾儿去就十余年因竹请题寓情有咏》

时间: 2025-07-27 23:42:32

诗句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

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

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

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42:32

原文展示:

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

白话文翻译:

自从我们分别后,又过了十个寒霜年。再次来到这里,小径虽未完全荒废。竹子已显得老态龙钟,孩子们如今也渐渐长大。书简消磨着新的岁月,渔竿依旧不厌倦旧时的波涛。试着呼唤浊酒,唱起《淇澳》的歌,昨夜的雨透过稀疏的帘子,带来了凉意。

注释:

  • 清风:指清新的空气,这里可能暗指过去的时光。
  • 十霜:指十年,因为霜是寒冷的象征,常用来代指岁月。
  • 三径:指小路,典出东汉蒋诩隐居后,在院中只开三径,只与求仲、羊仲二人交往。
  • 此君:指竹子,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君子的象征。
  • 垂垂老:形容竹子显得老态龙钟。
  • 稚子:指年幼的孩子。
  • 书简:指书籍,这里指读书。
  • 渔竿:指钓鱼的工具,这里可能象征隐逸生活。
  • 浊酒:指普通的酒,与“清酒”相对。
  • 淇澳:《诗经》中的一篇,这里用来指代古诗。
  • 疏帘:指稀疏的帘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周(1427-1509),明代著名画家、诗人,字启南,号石田,晚号白石翁,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是吴门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沈周的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与他的画风相得益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沈周在重访旧地时所作,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中通过对竹子和孩子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和孩子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首联“一别清风又十霜,重来三径未全荒”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无情。颔联“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通过对竹子和孩子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颈联“书简漫消新岁月,渔竿不厌旧沧浪”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时光的留恋。尾联“试呼浊酒歌淇澳,昨夜疏帘雨正凉”以饮酒唱歌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一别清风又十霜”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重来三径未全荒”则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小径虽未完全荒废,但已非昔日模样。
  • 颔联:“此君已觉垂垂老”形容竹子显得老态龙钟,“稚子今看稍稍长”则展现了孩子们的长大,通过对比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
  • 颈联:“书简漫消新岁月”表达了诗人通过读书消磨时光,“渔竿不厌旧沧浪”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时光的留恋。
  • 尾联:“试呼浊酒歌淇澳”以饮酒唱歌的方式,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昨夜疏帘雨正凉”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如“此君已觉垂垂老”将竹子拟人化,赋予了竹子生命和情感。
  • 对比:如“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通过竹子和孩子的对比,强化了时间的流逝感。
  • 象征:如“渔竿不厌旧沧浪”中的渔竿象征隐逸生活,沧浪象征旧时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通过对竹子和孩子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君子的象征,这里通过“此君已觉垂垂老”的描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竹子的老态。
  • 孩子:通过“稚子今看稍稍长”的描写,展现了孩子们的长大,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渔竿:象征隐逸生活,通过“渔竿不厌旧沧浪”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时光的留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十霜”指的是什么? A. 十年 B. 十天 C. 十个月 D. 十个季节

  2. 诗中的“此君”指的是什么? A. 诗人自己 B. 竹子 C. 孩子 D. 朋友

  3. 诗中的“渔竿不厌旧沧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战争的厌恶 C. 对城市的喜爱 D.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A. 十年
  2. B. 竹子
  3.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词对比:

  • 沈周的《一别清风又十霜》与王维的《竹里馆》:两首诗都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沈周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自然变化的感慨。
  • 沈周的《一别清风又十霜》与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沈周诗集》:收录了沈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沈周的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古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玉楼春 东山探梅 玉楼春四首 其二 玉楼春(乙丑京口奉祠西归,将至仙人矶) 玉楼春 客怀 玉楼春 其二 忆故园诸友 玉楼春 其七 玉楼春 次韵王彦博右丞咏梅 玉楼春 同止岳南湖舟中听歌 玉楼春 其一 玉楼春 其三 和小山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伐罪吊民 片字旁的字 能牙利齿 屮字旁的字 纠检 逃酒 洗手不干 保障 凿圆枘方 积日累月 畔心 单耳刀的字 韋字旁的字 吐絮 镸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