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6:06: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6:06:30
木兰花慢 和黄一峰闻筝 作者:张雨 〔元代〕
尽弹筝仕女,会银甲,骤冰弦。看蝉影,莺声历历,鸿阵翩翩。哀音暮年多感,柰对花对酒更闻鹃。却恐乘云飞去,缠头袅住非烟。乌丝缀谱倩陈玄。雅调为谁传。嗟江上峰青,湘皋木落,与挟飞仙。正须丝竹陶写,尽胜渠槌拍事枯禅。莫负金尊皓月,难留锦瑟华年。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弹筝的仕女,她的演奏如同银甲触碰冰弦,蝉影和莺声交织,鸿雁群飞。她的音乐充满了哀愁,尤其在暮年,对花对酒时更能感受到杜鹃的哀鸣。诗人担心她会如云般飞去,她的音乐如同缠绕的烟雾,难以捉摸。诗中提到乌丝谱上的雅调,感叹这些音乐为谁而传。诗人认为,这样的音乐比枯燥的禅修更能够陶冶情操。最后,诗人提醒不要辜负了金樽和皓月,因为锦瑟年华难以留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77-1348),字伯雨,号贞居子,元代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听到黄一峰的筝声后所作,表达了对音乐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张雨听到黄一峰的筝声后所作,通过对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弹筝仕女的音乐的描绘,展现了音乐的美妙和哀愁。诗中“蝉影”、“莺声”、“鸿阵”等意象,生动地描绘了音乐的轻盈、悦耳和宏大。诗人通过对音乐的感受,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的最后,诗人提醒不要辜负了金樽和皓月,因为锦瑟年华难以留住,这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音乐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通过对音乐的感受,提醒人们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时光,因为锦瑟年华难以留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银甲”指的是什么? A. 弹筝时用的指甲 B. 银色的甲壳 C. 银色的乐器 D. 银色的装饰品
诗中“蝉影”比喻的是什么? A. 音乐的轻盈 B. 蝉的影子 C. 音乐的哀愁 D. 蝉的声音
诗中“锦瑟华年”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年华 B. 锦瑟的声音 C. 华丽的乐器 D. 锦瑟的演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