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潇湘神 其四 春日》

时间: 2025-05-03 21:08:08

诗句

春岫齐。

春岫齐。

素馨丛里鹧鸪迷。

游女踏歌花外去,双双罗袜蹴香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08:08

原文展示:

春岫齐。春岫齐。素馨丛里鹧鸪迷。游女踏歌花外去,双双罗袜蹴香泥。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山岫一片齐整,白色的馨香花丛中,鹧鸪被迷住了。游女在花外踏歌而去,双双的罗袜踩在香泥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山的意思,指山谷。
  • :整齐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
  • 素馨:一种白色的花,香味浓郁。
  • 鹧鸪:一种鸟,常在春天鸣叫,象征恋爱。
  • 游女:游玩的女子,指春天游玩的人。
  • 踏歌:边走边唱,形容轻快的心情。
  • 香泥:春天湿润的泥土,夹杂着花香,这是春天的特征。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游女踏歌”可以看作是对春日游乐的描绘,反映了明代文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约1580-约1660),明代诗人,字景山,号澹庵,晚号雪窗,生于江苏。其诗歌以清丽见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潇湘神》系列诗作反映了梁清标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尤其在春日的描绘中,表达了他对生命与美好的歌颂。明代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寻求心灵的宁静与寄托。

诗歌鉴赏:

《潇湘神 其四 春日》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细腻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全诗通过对春岫的描绘,揭示了春天的美丽与宁静。在“素馨丛里鹧鸪迷”的描写中,鸟儿被春天的美景所吸引,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而“游女踏歌花外去”则展现了游女的轻快与自由,反映了人们在春日阳光下的欢快心情。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流畅而愉悦,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春日的花海中,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与生命的活力。诗中对双双罗袜的描绘,既营造了生动的画面,又透露出爱情的甜美与青春的活泼,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春岫齐:描绘春天的山岫整齐,给人以清新、和谐之感。
  2. 素馨丛里鹧鸪迷:在白色馨香的花丛中,鹧鸪被迷住,寓意春天的美好吸引了所有生灵。
  3. 游女踏歌花外去:游玩的女子在花外边唱边走,表现了春日的欢快氛围。
  4. 双双罗袜蹴香泥:双双的罗袜踩在香泥上,生动地描绘出轻快的步伐与春天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鹧鸪迷”比喻春天的迷人与美好。
  • 拟人:通过“迷”字使鹧鸪似乎有了情感,表现自然的灵动。
  • 对仗: “游女踏歌”和“双双罗袜”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生命、爱情与自由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春日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岫:象征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素馨:代表纯洁、美好。
  • 鹧鸪:象征爱情与春的生机。
  • 游女:象征青春与自由。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美丽画卷,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游女踏歌”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游女在花丛中采花
    • B. 游女在春日中唱歌
    • C. 游女在河边钓鱼
    • D. 游女在山上游玩
  2. “素馨丛里鹧鸪迷”中的“迷”字有什么含义?

    • A. 失去方向
    • B. 被吸引
    • C. 感到高兴
    • D. 感到恐惧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日偶成》——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春日偶成》同样描绘春日的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则更侧重于对春天细致的观察与内心的情感波动。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春天的魅力与人们的情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技巧》
  • 《诗词的世界:解读经典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升仙桥 密县 金谷 干将墓 晋河 短歌吟 吴坂 瑶台 细腰宫 杜邮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閠字旁的字 朴实无华 包含耙的词语有哪些 蟹行文 人字头的字 片字旁的字 老骥伏枥 说好说歹 霞绷 万绿丛中一点红 士字旁的字 跌弹斑鸠 计行言听 金字旁的字 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巧同造化 六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