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5:4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5:47:00
海来阔风波内,山般高尘土中,整做了三个十年梦。
被黄花数丛,白云几峰,惊觉周公梦。
辟却凤凰池,跳出醯鸡瓮。
人羡麒麟画,知他谁是谁?
想这虚名声到底原无益。
用了无穷的气力,使了无穷的见识,费了无限的心机。
几个得全身,都不如醉了重还醉。
晁错原无罪,和衣东市中,利和名爱把人般弄。
付能刓刻成些事功,却又早遭逢著祸凶。
不见了形踪,因此上向鹊华庄把白云种。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喜沙鸥也解相留恋。
一个动开锦川,一个啼残翠烟,一个飞上青天。
诗句欲成时,满地云撩乱。
海浪汹涌,风波滔天,像高山般的尘土中,我整整做了三个十年的梦。
在黄花的丛中,白云的峰峦里,惊醒时才意识到这是周公的梦。
我远离了凤凰池,跳出了醯鸡的坛。
人们羡慕麒麟的画,知道他是谁。
想想这虚名声根本没有益处。
我费尽了无穷的气力,耗尽了无穷的见识,耗费了无限的心机。
比起那些得意的全身,还是醉了重还醉更好。
晁错本无罪,在东市中被冤屈,利益和名声让人陷入圈套。
即便能够刻下些事功,却也早早遭遇了祸害。
看不见了身影,所以我在鹊华庄种下了白云。
鹤立于花旁,莺啼于树梢,欢喜的沙鸥也懂得留恋。
一个飞向了锦川,一个啼残了翠烟,一个飞向了青天。
当诗句欲成时,满地都是撩乱的云彩。
张养浩,元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歌,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名利的淡泊。
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失落之时,诗人借此表达对名利和人生的反思。
《双调庆东原·海来阔风波》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海来阔风波内”描绘出广阔、动荡的自然景象,暗喻人生的波折与挑战。紧随其后的是“整做了三个十年梦”,反映出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感慨,似乎在质疑自己所追求的名利是否真的值得。诗中提到“虚名声到底原无益”,直接表达了对名利的冷漠与无奈,这种情感透过对晁错遭遇的叹息而愈发明显。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的意象,描绘了大自然的美好,却又与前文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在最后一句“满地云撩乱”中,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无助,尽管心中有诗意,却难以成形。
整首诗在意象、情感与哲理上交织,展现了张养浩深邃的思考与丰富的情感。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的无常与虚幻,令人深思。
整首诗探讨追求名利与人生意义的关系,表达了对虚名的失望与对自然与自我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周公梦”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晁错原无罪”反映了对___的思考。
判断题: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积极向上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