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7:19: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7:19:41
梦魂常向故乡驰,始信人间苦别离。
夜半倚床忆诸弟,残灯如豆月明时。
日暮舟停老圃家,棘篱绕屋树交加。
怅然回忆家乡乐,抱瓮何时更养花?
春风容易送韶年,一棹烟波夜驶船。
何事脊令偏傲我,时随帆顶过长天。
梦中的魂魄常常向故乡奔去,开始相信人间的苦楚便是离别。
半夜里倚着床,想起我的兄弟,昏暗的灯光如豆般微弱,月光照耀时分。
黄昏时分,船停在老家园,棘篱环绕着屋子,树木交错丛生。
回忆起家乡的快乐,不知何时能再抱着水罐养花?
春风容易送走美好的时光,轻轻划动的船在夜色中前行。
为何我的脊梁让我如此傲慢,时光随风帆在高空飞翔?
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思想家。他的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批判和对人性剖析著称,风格独特,常常蕴含着对社会的反思和对个体命运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辛丑年(1921年),正值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心中对故乡的思念愈发强烈。诗中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挣扎。
《别诸弟三首》是一首深情而富有思考的诗作,展现了鲁迅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便以“梦魂”引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梦是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的渴望,体现了他对故乡深厚的情感和对人间苦别离的感慨。夜半倚床,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诗人对兄弟的思念在此刻愈加浓烈。
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视角转向故乡的景象,日暮时分的老家,棘篱环绕的屋子,生动地勾勒出他心中理想的家园。这些意象不仅表现了对故乡的依恋,同时也带有一种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惆怅。诗中“抱瓮何时更养花”的问句,既是对过去幸福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与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春风与烟波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时间的变迁,表现出诗人虽身在异乡,却心系故里的深厚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残灯如豆”)、拟人(“春风容易送韶年”)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苦乐的感悟,表现了鲁迅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鲁迅的《别诸弟三首》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思念
B. 对朋友的怀念
C. 对爱情的感慨
D. 对时光的无奈
“残灯如豆”中的“豆”指的是什么?
A. 豆子
B. 灯光微弱
C. 乡土生活
D. 夜晚的星星
诗中提到的“春风容易送韶年”传达了什么含义?
A. 年华的易逝
B. 春天的美好
C. 心情的愉快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鲁迅的《别诸弟三首》更注重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乡愁与对人生苦乐的思考;而李白则通过简练的语言与直接的情感表达出对故乡的怀念,体现了不同诗人对相似主题的独特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