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2: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2:02
孤鸟声啾啾,小虫复唧唧。感此心茫然,抚膺长太息。视我衾与枕,徘徊不能寝。焚膏耀辉光,顾影重自审。
孤独的鸟儿在啾啾叫,小虫也在唧唧鸣叫。听到这些,我的心感到茫然,叹息着抚摸胸口。看着我的被褥和枕头,徘徊不前,无法入眠。点燃油灯照耀明亮,独自照镜子反思自己。
在古代诗词中,孤鸟常常象征孤独和寂寞,而小虫的鸣叫则代表生命的微小和脆弱。诗人通过这些自然界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作者介绍:卞永誉,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个人情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诗人生活中的某个孤独时刻,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我内心的审视。社会环境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孤独交织,催生了这样的诗作。
这首《杂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强烈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我存在的反思。开头的“孤鸟声啾啾,小虫复唧唧”极具画面感,鸟虫的鸣叫生动地呈现了自然界的生命气息,但同时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人感到心茫然,抚胸长叹,这种深沉的感慨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
“视我衾与枕,徘徊不能寝”一语,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挣扎。被褥和枕头象征着温暖的庇护,但在此时却成为了诗人内心孤独的体现,反映出他无法安然入睡的苦恼。
最后两句“焚膏耀辉光,顾影重自审”则是诗人通过点亮油灯,独自审视自己,表达了对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整个诗作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孤独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自我存在的反思,以及对孤寂的深刻感怀。
诗词测试:
诗中“孤鸟声啾啾”主要表现了什么?
“抚膺长太息”中的“膺”指的是哪个部位?
最后两句的“顾影重自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卞永誉的孤独与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对亲情的思念形成鲜明对比。卞永誉更关注自我内心的孤独与反思,而杜甫则是对家国情怀的深切思考,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