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浣花溪记》

时间: 2025-05-09 04:26:45

诗句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

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

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

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

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

  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

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

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

过此则武侯祠。

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

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

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

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

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

碑皆不堪读。

  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

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

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

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

  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

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

是日清晨,偶然独往。

楚人钟惺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4:26:45

原文展示:

《浣花溪记》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行三四里为青羊宫,溪时远时近。竹柏苍然,隔岸阴森者尽溪,平望如荠。水木清华,神肤洞达。自宫以西,流汇而桥者三,相距各不半里。舁夫云通灌县,或所云江从灌口来是也。人家住溪左,则溪蔽不时见,稍断则复见溪。如是者数处,缚柴编竹,颇有次第。桥尽,一亭树道左,署曰缘江路。过此则武侯祠。祠前跨溪为板桥一,覆以水槛,乃睹浣花溪题榜。过桥,一小洲横斜插水间如梭,溪周之,非桥不通,置亭其上,题曰百花潭水。由此亭还度桥,过梵安寺,始为杜工部祠。像颇清古,不必求肖,想当尔尔。石刻像一,附以本传,何仁仲别驾署华阳时所为也。碑皆不堪读。钟子曰杜老二居,浣花清远,东屯险奥,各不相袭。严公不死,浣溪可老,患难之于朋友大矣哉!然天遣此翁增夔门一段奇耳。穷愁奔走,犹能择胜,胸中暇整,可以应世,如孔子微服主司城贞子时也。时万历辛亥十月十七日,出城欲雨,顷之霁。使客游者,多由监司郡邑招饮,冠盖稠浊,磬折喧溢,迫暮趣归。是日清晨,偶然独往。楚人钟惺记。

白话文翻译:

从成都南门出发,左边是万里桥。向西转弯,溪流纤细秀丽,蜿蜒曲折,所见如连环、如瑰宝、如带子、如规矩、如钩子,色彩如镜子、如琅琊、如绿色的沉瓜,深邃而碧绿,绕城而流的正是浣花溪。然而,只有到达草堂,浣花这个名字才有了专门的指代,因为少陵(指杜甫)就居住在这里。往前走三四里便是青羊宫,溪水时而远、时而近。竹子和柏树苍翠,隔着溪水的阴影显得格外阴森,平视如同荠草般的茂盛。水木清澈华美,神清气爽。自宫以西,有三座桥相互交汇,相距各有半里。船夫说通往灌县,或许是说江水是从灌口流来的。住在溪左的人家,溪水时隐时现,偶尔被遮断,稍后又重新显现。这里有不少地方,人们捆柴、编竹,井然有序。桥的尽头,有一座亭子在路的左侧,题有“缘江路”。经过这里便是武侯祠,祠前有一座横跨溪水的板桥,上面覆盖着水槛,才得以见到浣花溪的题名。过了桥,有一小洲如梭般横插在水间,溪水环绕其周,唯有桥才能通行,亭子安置于上,题曰“百花潭水”。从这个亭子再度过桥,经过梵安寺,便是杜工部祠。祠中的像非常清晰古朴,似乎无需追求肖似,想必就是这样。石刻像一旁附有本传,何仁仲在华阳任职时所作,碑文皆难以辨读。钟子说杜老二的居所,浣花清幽而远,东边有险峻的奥地,彼此不相干扰。严公不死,浣溪可长存,朋友间的患难可真是大啊!然而天意让我遇见这位老翁,增添了夔门一段奇景。穷困之际,仍能选择美景,内心闲适,可以应对现实,如同孔子在微服出游时的宁静。时值万历辛亥年十月十七日,出城时正欲下雨,刚好放晴。使者和游人多是受监司的邀请而来,车马繁多,喧闹喧嚷,临近黄昏便急着要归去。清晨的这个日子,我偶然独自前往。楚人钟惺记下此事。

注释:

  • 万里桥:成都市南门外的一座桥,因其长而著名。
  • 少陵:杜甫的号,浣花溪因杜甫居住而得名。
  • 青羊宫:古代道教宫观,位于成都。
  • 浣花溪:以溪水清澈、环境优美而著称。
  • 武侯祠:纪念三国时期的蜀汉丞相诸葛亮的祠堂。
  • 杜工部:指杜甫,工部是他的职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钟惺,明代诗人,生活在成都地区,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著称。他的作品常流露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万历辛亥年(1581年),诗人游历浣花溪及其周边,感慨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浣花溪记》是一篇描绘成都浣花溪及其周边美景的散文诗,诗人在细腻的描写中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整篇文章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诗人描绘了从成都南门出发的旅程,溪水蜿蜒、桥梁交错,竹林苍翠、屋舍俨然,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

诗中所体现的“浣花”不仅是地名,更是诗人心灵的寄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特别是在描写杜甫的居所时,诗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底蕴,这种情感在字里行间流淌,令读者感同身受。

钟惺用词精练,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杜甫的敬仰。通过描绘浣花溪的美丽景色,诗人不仅展现了自然的魅力,更传递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描述出发地点和左侧的万里桥,设定了游历的场景。
  2. 西折纤秀长曲:西边的溪水弯弯曲曲,形态纤细秀丽。
  3. 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用比喻手法形容溪水的颜色,如同镜子、琅玕和绿色的沉瓜一般鲜艳。
  4. 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强调浣花溪的特殊性与杜甫草堂的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多处使用比喻,如“色如鉴如琅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水的清澈。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排比:在描写景物时,采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故乡风景的热爱,表现了人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珍惜,同时展现了诗人对杜甫的敬仰和对友人的思念,融入了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浣花溪:象征美丽和宁静,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 竹柏:代表生机与坚韧,营造出清幽的环境。
  • 武侯祠:象征历史文化的传承,寄托着对英雄的敬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花溪记》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少陵”指的是哪位著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3. “水木清华,神肤洞达”中“清华”意指什么?

    • A. 水清澈如镜
    • B. 水波荡漾
    • C. 水流湍急
    • D. 水面有花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浣花溪记》:均由杜甫创作,前者表达了对国家和家庭的忧虑,后者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友谊的珍视,反映出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歌子·玉斝浮菖虎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和富公权宗丞十站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西江月·一霎轻云过雨 寄题鲁如晦需堂 和笑庵送面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送管养正长歌 中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屎污羹 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怨天尤人 离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溥天同庆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发昏章第十一 方字旁的字 温房 风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风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比字旁的字 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遏折 出处殊途 革字旁的字 松径 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