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相见欢》

时间: 2025-04-30 05:14:03

诗句

惜花常怕花残。

晓妆寒。

翠被余香红雨泪阑干。

高阁上。

凝情望。

雁初还。

天际晴沙秋色小屏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14:03

原文展示:

惜花常怕花残。晓妆寒。翠被余香红雨泪阑干。高阁上。凝情望。雁初还。天际晴沙秋色小屏山。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惧怕花朵凋零,清晨的妆容显得寒冷。翠绿的被子上留下了余香,红色的雨滴洒落在栏杆上。站在高阁上,凝视着远方,心中情思万千。大雁刚刚飞回,天边的沙尘映衬着秋色,小屏山的景色更加迷人。

注释:

  • 惜花:对花的珍惜,常与花的凋谢相联,体现对美好事物的忧虑。
  • 晓妆寒:清晨的妆容显得寒冷,指的是清晨的气候或心情的冷清。
  • 翠被:指绿色的被子,比喻春天的草木。
  • 余香:花朵凋谢后留存的香气。
  • 红雨泪阑干:用“红雨”比喻花瓣落下,像泪水一样洒落在栏杆上。
  • 高阁:高楼、阁楼,象征远眺和思念。
  • 凝情望:凝望、深情地注视。
  • 雁初还:大雁刚刚返回,寓意时节的变换。
  • 天际晴沙秋色:天边的晴空与沙土交融,描绘出秋天的景色。
  • 小屏山:特指某处小山,代表美好的自然景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尔田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于1729年,卒于1800年,字子华,号静庐,晚号松溪人。张尔田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感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相见欢》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花的惜别和秋景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流逝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相见欢》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词作,诗人通过对花的惜别和秋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开篇“惜花常怕花残”,直接点明了诗人对花的珍惜与忧虑,传达出一种对短暂美好的渴望与无奈。接下来的“晓妆寒”则描绘了清晨的寒冷气息,似乎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助。

“翠被余香红雨泪阑干”一句,运用了丰富的意象,翠被象征春天的生机,余香则是花朵凋谢后留下的余味,红雨则是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惆怅。站在高阁上,诗人凝视远方,隐喻着对未来的期盼与对往昔的追忆,这种情感充盈在字里行间。

最后的“雁初还,天际晴沙秋色小屏山”将诗歌推向高潮,描绘出秋天的美丽景象,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氛围。全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变迁,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惜花常怕花残:表达了诗人对花的珍惜,同时也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忧虑。
  2. 晓妆寒:清晨的妆容带着寒意,暗示了心情的冷清与孤独。
  3. 翠被余香红雨泪阑干:通过意象营造出凋谢后的美好与伤感,红雨比喻花瓣落下,仿佛泪水。
  4. 高阁上:高处的视角让诗人更容易感受到远方的情感与思念。
  5. 凝情望:表明了诗人沉浸在情感中的状态,凝视远方。
  6. 雁初还:象征着时节的变换,带来新的希望。
  7. 天际晴沙秋色小屏山:描绘出秋天的美丽景色,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雨泪”将花瓣与泪水相提并论,增加了情感的厚度。
  • 拟人:花的凋零被赋予人性,体现诗人对花的深情。
  • 对仗:如“高阁上”和“天际晴沙”,增强了诗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花的惜别和对秋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这种情感在每一个意象中都得以体现,形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短暂,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传达出孤独与忧伤的情感。
  • 高阁:象征着远望与思念,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 :象征时节的变迁,带来新的希望。
  • 秋色:代表成熟与凋零,暗示生命的季节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惜花常怕花残”中的“惜花”是什么意思? A. 赞美花朵
    B. 珍惜花朵
    C. 害怕花朵
    D. 忘记花朵

  2. “晓妆寒”中的“寒”可以指什么? A. 温暖
    B. 寒冷
    C. 快乐
    D. 忧愁

  3. 诗中提到的“雁初还”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来临
    B. 时节的变迁
    C. 生命的结束
    D. 夏天的热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张尔田《相见欢》 vs. 李清照《如梦令》

  • 主题:两首词均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感慨,张尔田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清照则在个人情感上更为细腻。
  • 风格:张尔田的语言清新脱俗,意象丰富;李清照则以女性的细腻与柔情著称,情感更为直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清照与张尔田的诗词比较研究》

相关查询

书堂山 长相思 浯溪二首 同郑君瑞出濑溪即事十首 释老六言十首 又三首 其三 蓼花 初秋感事三首 竹溪再和余亦再作 其一 杂兴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青梧 黝葱 包含馈的成语 相去几何 厚植 一体同心 包含舐的词语有哪些 自相践踏 包含艺的词语有哪些 飞字旁的字 杜绝后患 犬字旁的字 猫鼠同眠 至字旁的字 坦荡如砥 千端万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