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52
止酒谁言惨不欢,我看人醉亦陶然,
莫将醒醉作方圆。独把空杯原有味,
须知天籁本无弦,泉明应识长公贤。
谁说喝酒就一定要感到伤心和不快乐呢?我看到人们喝醉酒也很陶醉、很享受。
不要把清醒和醉酒划分得那么明确。独自拿着空杯子也有其独特的滋味,
要知道大自然的声音本不需要乐器来演奏,清泉的声音也应该懂得何为真正的贤者。
“天籁”一词源自道教,指自然界的声音,常用来形容那种无须人为雕琢而自然流露的美。诗中提到的“长公贤”,可能是借指古代贤者,强调智慧和德行的价值。
作者介绍:刘永济,清代诗人,以其词作而闻名,风格沉稳,常以生活为题材。他的作品通常融入了对自然、人生哲学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饮酒文化的认识和个人生活态度的表达。酒在古代不仅是社交的媒介,也是抒发情感的方式。诗中隐含对饮酒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对生活态度的反思。
《浣溪沙三首 其三》通过对酒的描写,探讨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生活的不同理解。首句“止酒谁言惨不欢”,质疑了喝酒后悲伤的传统观念,意在表达喝酒并不一定要与悲伤相伴,反而可以享受其中的快乐。接下来的“我看人醉亦陶然”,则进一步强调了醉酒的愉悦。
“莫将醒醉作方圆”让人思考清醒与醉酒之间的界限,表明这种界限是人为的,并不绝对。此句传达出一种宽容的态度,倡导人们放下对醉酒的偏见。接下来的“独把空杯原有味”,则表明即使不饮酒,人生也有其独特的滋味。这种哲学的思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须知天籁本无弦,泉明应识长公贤”,则总结了自然之美与智慧的结合,强调大自然的声音不需要人为的修饰,贤者的德行与智慧应被人们所理解与尊重。
整首诗歌充满了对生活的哲学思考,既有对饮酒的享受,又有对人生的深刻领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倡导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强调享受当下的生活,反思清醒与醉酒的界限,体现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贤者的崇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止酒谁言惨不欢”,意在说明什么?
“独把空杯原有味”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诗中“天籁本无弦”意味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